怎么选专业?
发布:2022-10-25 08:54:01 分类:留学知识 点击:1008 作者:管理员
对于很多人而言,选择大学的专业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专业的选择就如同你人生中另一种形式的成人仪式,需要十分谨慎地对待。很多家长和学生由于不了解如何搜集相关信息,而很容易就走入一些误区,造成一些遗憾。你知道要怎么选专业吗?就让小编向你介绍一下吧!
一、怎么选专业?
为了能够选择一个有意义的大学专业,你首先需要弄清楚你想从大学专业中学到些什么。不同的人都自己侧重考量的因素,但大多数人都是需要在多种纷杂的因素下,仔细分析、权衡利弊,最终找到一个平衡点。以下是在选择专业时可能需要考虑的一些因素:
1、你的爱好
无可否认,个人爱好是在选择专业过程中的重要的一环。如果你厌恶你所学的专业,那么你会很容易地对学习感到厌倦和煎熬,并缺乏动力去完成课程。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你需要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一定的兴趣。大学学习是你人生的一部分,甚至是连接你和工作的一座桥梁,经过多年的学习后,你难道不想运用所学的知识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吗?
2、你的才能
当你考虑如何选择你的专业时,你还应该考虑你擅长什么。这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要选择在高中里最擅长的领域作为专业。一方面,你可能会在大学学习中发现自己新的才能——因为你在高中时没有学到过这方面的课程。另一方面,你”最擅长”的东西并不一定与你的其它目标,或是另外一些优先事项一致。
做决定的首要原则是:不要选择一个不擅长的专业。而底线原则则是:在你所选专业领域中,你要有信心在大部分课程作业里都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3、未来的就业能力
当你考虑如何选择你的专业时,最好先试想一下当你取得学位后,你的就业前景如何。你毕业后能找到工作吗?顺利还是困难?你是被工作牵着跑,还是工作主动上门来找你?你可以研究下哪些行业人才短缺,预测下未来更容易到工作的专业。
因此,在未来的就业能力方面,不要只考虑你能胜任什么职位,因为行业变化可能只是在一瞬之间。多去思考你将在专业中学到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市场需求量。这一切对你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研究与选择的专业相关的就业前景。想想你将学到的技能和未来你可能从事的工作,并调查这些技能的应用前景。
4、未来收入潜力
当你考虑如何选择一个专业时,你可能还需要考虑一下你未来想赚多少钱。未来收入并不能精确计算的,但思考这一问题仍具有很大意义。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很难仅根据你的专业来精确预测到你未来的薪水。但事先的行情研究能够让你保持一个客观现实的心态来看待学习和工作,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二、怎么选学校?
在高考志愿填报时,选学校需重点考虑办学层次、专业实力和地域这三个方面的因素。
1、办学层次
办学层次,主要是看学校的“头衔”和保研率。
(1)学校的“头衔”(全国重点大学、985/211、双一流等)不仅仅是名气。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从建国后的全国重点大学体系,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建立的985-211体系,再到近几年开始的双一流体系。目前而言,官方较多提及的是双一流体系,但985-211体系仍在很多领域保持影响。我国的985院校共有39所,211院校共116所,双一流院校(第二轮)共147所,能够获取相关头衔的学校,大多是具备一定实力的(有少数政策照顾类学校,但政策其实也不是随便给的,都有相应的背景),相关学校的学生在升学、就业上也都具备一定的优势。在选学校上,我们不能唯头衔论,但也不回避头衔。
(2)学校的保研率也非常重要。现在学历通货膨胀,很多本科毕业生都会选择继续深造,考研的竞争逐渐白热化,而较高的保研率自然会降低相关学校学生读研的难度。同时,保研率的高低也是衡量一所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重点高校往往拥有相对较高的保研率。
2、专业实力
选择大学就读,除了大学本身的名气之外,所就读专业的实力也非常重要,相同的专业在不同的院校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例如我比较熟悉的法学专业,部分综合性或理工类大学的法学专业实力,可能并没有学校的名气那样强,但是一些规模不大的行业性院校(例如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反而可能具备非常优秀的法学专业实力。那么,如何衡量不同学校在目标专业上的实力呢?简单来说,可以通过了解官方评价和行业内评价来实现。
(1)官方评价。我建议以教育部组织的定期学科评估为主,以双一流评定为辅,来查看院校的相关专业实力。官方评价相对偏重科研端,未来有读研计划的考生应给予重点关注。
(2)行业内评价。此类评价主要来自专业对口的用人单位、相关专业从业人员,如果不方便找业内人士或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了解,也可以去学校的就业质量报告或相关用人单位的招录公示中查看信息。
3、地域
地域因素就是大家常说的选城市。我个人认为,在目前本科生高深造率的背景下,地域选择的重要性在逐渐下降,因为很多人读研是会换学校的,本科学校的地域因素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就没那么大了。当然,如果是计划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的考生,还是应该适当关注地域选择的问题。
三、志愿填报大误区
1、一门心思奔名校。
“名牌”大学并非都是优势专业!有的考生父母认为志愿填报就是填报院校,一份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才能代表成功。不可否认,“211”、“985”、“双一流”高校在硬件、软件上都相对较优越,能考上名牌大学固然是好事,但完全从“名牌”出发选择高校,不考虑其他因素,则是不明智的。因为“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而普通高校也不乏一些有特色、实力强的专业。因此,在填报志愿时,父母不要只考虑“名校”,走出非“名校”不报的误区。
2、不仔细看招生章程。
填报志愿别冷落了招生章程。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分校、校区等须注明),层次(本科、高职或专科),办学类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办或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在有关省(区、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对外语的要求,经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如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及投档成绩相同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联系电话、网址,以及其他须知等。”
由上述可见,招生章程是考生了解各高校招生政策的主要途径,是填报志愿不可或缺参考资料。
3、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
不同志愿填报方式要区别对待。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是非常重要的,平行志愿的实行虽然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风险,同时更突出了高考分数的作用。以6个院校志愿为例,志愿原则应符合冲、争、稳、守、保、垫,就是要求考生合理组合志愿,以提高每个志愿的有效性。
4、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
“冷热”结合对考生更有利。考生在选择专业时,经常会存在一个误区:盲目拥挤热门专业。小编也经常收到提问“今年什么专业热”,“什么专业是好专业?”,实际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冷热的差异。盲目报考热门专业,对考生长远发展非常不利。首先,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竞争实力并非很强的学生在挤热门专业时,容易落榜。即使侥幸被院校录取,由于热门专业里人才济济,自身实力不是很强的话,在就业选择和以后的工作中也很难占得优势,抢得先机。正确的做法应是选择“热门专业”而又不忽视“冷门专业”,“冷热”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怎么选专业?这个问题想必现在你已经有所了解。在如何选择最适合你的大学专业这件事情上,你需要深思熟虑,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希望大家都能顺利选择理想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