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教育有什么特色?全方位探秘芬兰教育!
发布:2022-07-04 11:01:08 分类:留学知识 点击:1127 作者:申雅
北欧国家芬兰,目前是全世界课时最少、课后复习时间最短、师生休假时间最长的国家。近十年来,芬兰的基础教育以其特色引起了全世界教育专家的关注。那么,芬兰教育有什么特色?他们的做法能够给我们哪些启示?本文拟就此做一些探讨。
一、芬兰教育有什么特色——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在芬兰,教育不带头、不鼓动、不排名,不提倡精英教育,而是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始终将学生的兴趣、才能、个性视为与学习成绩看作同等重要的方面。 芬兰平等的教育理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综合学校改革。综合学校有利于学生学业的衔接以及教师对学生的综合培养。从社会层面上讲,综合学校消除了种族、地位、语言、家庭收入对学生教育水平带来的影响,打破了分流制带来的社会阶层的分化,真正实现了教育平等的理想和目标。可以说,综合学校的改革是芬兰教育史上最具革命性的也是最成功的改革。 芬兰平等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第一,通过立法保证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的均等;
第二,优先投资于民,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共性,教育经费由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支出;
第三,弱势地区和群体优先;
第四,从关注机会公平到更加关注过程和结果的公平,通过建立个性化的学习和辅导制度,保证不让一个儿童落后。芬兰教育部前部长曾说过,作为一个只有500多万人口的国家,漏掉一个孩子就是民族的损失;
第五,在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方面,芬兰对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实施补偿制度,体现了国家推进教育公平的责任。例如,与普通学生相比,残障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补助;
第六,芬兰的校际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资源的配备都是一样的,保证了政策的公平性。芬兰实行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标准和要求,统一教学设施和经费投入的标准,没有重点校和非重点校之分,确保每一个孩子享有均等的优质教育;
第七,实施二次机会计划。
启示:如果说,其它社会通过教育将社会分层,那么芬兰就是通过教育将社会整合。他们强调常识教育,如果你问一个芬兰人什么是成功,他会回答你,我站在这里就是成功。在世界范围内,很少有哪个国家的教育如此细腻,对于我们国家而言,虽然教育公平一直是瞩目的话题,但是我们的文化,一直是优胜劣汰。我们需要芬兰式的教育,透过芬兰的教育,看到芬兰的社会,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反思。
二、芬兰教育有什么特色——有严苛教师选拔机制,教师有着令人向往的职业优越性。
芬兰的教师教育专业有很大的吸引力,平均十人竞争一个岗位。严选出名师,芬兰严苛教师选拔机制,可以保证为国家选出最优秀的教师。在芬兰,教师和律师、医生一样,都备受人们的尊重与羡慕。
1、芬兰几乎拥有全世界最严苛的教师选拔制度。其严苛的程度,仅从对教师学的学历要求方面上就可见一斑。在芬兰,只要你想当教师,哪怕是幼儿园教师,首要条件就是要拥有硕士学历。学生高中毕业申请师范学校时,除了要提供在校成绩,还必须通过层层面试,被确认有教学热诚与创新思维,才能“挤进”教育学院的大门。
芬兰没有专门的师范院校,但全国的11所综合类大学都设有教育学院,承担着教师的培养工作。这些教育学院在全国的录取率,仅有10%。正像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的帕西教授所说的,2014年于韦斯屈莱大学的师范本科教育专业收到了2387份申请,而最终只录取了86人。跨进师范院校的大门,只是成为一名教师的第一步。芬兰的教育学院有系统的教学和实训体系,这一体系可以确保这些未来的教师能够接受完整的教学能力训练。经过芬兰师范教育体系打磨的教师,几乎个个拥有研究、教学与思考的多轨能力,实现芬兰人所说的“老师一样好”。
正是因为这样严格的选拔和高质量的培养,教师在芬兰成为真正的精英职业。据芬兰第一大报《赫尔辛基邮报》调查,芬兰年轻人最向往的职业就是教师;中小学教师受民众敬重的程度,甚至超过总统和大学教授。
2、所有的在职教师都必须接受严格的教育培训。培训的重点是学习如何诊断学生的学习困难,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习风格进行差异化教学。芬兰强调提升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传统的教师培训项目常常将好的教学法视为普遍适用的。但由于芬兰的教师教育是由教师教育团队和学科团队共同负责的,因此他们将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未来的小学和高中教师的针对学科的教学法能力上。
芬兰教师非常注重“临床经验”。老师会参与学生的讨论,问题解决小组是芬兰学校的一个常见组织,它会经历策划、实施和反思评价这样一个循环过程,整个教师教育过程都会不断强化这种做法。专门研究师资培育的赫尔辛基大学教授坎萨宁指出,芬兰师范体系的唯一任务,就是培育有能力的老师,并发展必要的专业品质,以确保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能够持续进步。换句话说,在芬兰,老师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意愿。
3、每一位教师都有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和职业尊严。
芬兰政府对学校和教师都没有考核。如果带着国内思维去了解芬兰教育,你会有很多的不可思议。芬兰教育部顾问布瑞吉塔女士说:“芬兰法律规定,学生在六年级之前,都不能以等级或分数来评断他们。进而推之,我们对学校和老师也没有教育质量考核。”
没有考核,芬兰如何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或者教师本人的教育水平呢?出乎意料,得到的回答是:“我们对教师和学校的工作抱以完全的信任。我们相信他们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如果一个社会对自己教师连最基本信任都没有,那还谈什么教育呢?”如果进一步深究芬兰的教师培养体系,你会发现,芬兰教师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和职业尊严是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的最佳保障。
4、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很强的自主性。主管教育的中央教育部或地方政府,并不实施学校评鉴制度,对学校有绝对信任,再小的学校,也拥有绝对行政自主权。在有些国家,这几乎是异数。严格要求师资品质,芬兰政府也相对给老师和学校最大的教学自主权。教委会和教育部每四年制定并公布核心课程纲要,但在过去的20多年中,这些课程很少被细节化或规范化。国家核心课程纲要基本上只起到一个框架的作用。其他如征聘师资、经营管理则由各校自治,举凡班级大小、课程内容、学生课表,甚至是每年上课几学期都由学校全权负责;至于要教什么、怎么教、用什么教科书,则由老师自由选择。他们在课程设计与学生评价两个层面都拥有更高的自主性与负责程度。
芬兰教师身处备受尊重的专业环境,这不仅是教育政策成果的重要因素,也是芬兰年轻人将教育视为最热门职业的原因。为了减少学生之间的比较,杜绝僵化的人际关系,造成学生心理的不健康,学生在校成绩表现的主要衡量标准是特质与能力,而不是任何统一标准或数据指标。塑造学生人格与认知发展是教育的责任。芬兰国家学生评价政策采取多元指标,测试成绩只是其中一种。学生评价资料来源多元,采取抽样的标准测试与特定主题评价。
启示:提高门槛。就是进入教师这个职业的门槛一定要高,一定要让具备专业、丰富文化知识的人才去当教师,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必须准确,教书育人来不得半点虚假,敷衍和马虎。不允许含糊不清和错误的概念出现。必须做到精准,要保证学生掌握真正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有渊博的知识,通达的学识,对知识有通透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同时,一定要有优秀的师德。教师承担着思想文化传播的任务,担负着对下一代的培养,只有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三、芬兰教育有什么特色——注重教给学生更多教授的是态度和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科知识不再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反而是成为另一层次教育的载体。他们认为有了态度和学习技能自然就会能够学习知识,尤其是在理科上。课堂以学生为主,老师只是引导和辅助,而且老师要教给学生的最重要的是学习方法和通用技能,所以老师不一定需要掌握所有的学科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通用技能和态度。
芬兰注重常识教育,强调将学习的内容如何使用,全主题教育,就是全方位教育,教会孩子从大方位,从很大的时间跨度去学习时间,应该说不是学习,而是理解,基于真实生活场景和主题去教育。芬兰的学校,对“好的成绩”定义非常广泛,不局限于在某一门或某几门学科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芬兰人为包括职业高中在内的学生提供了非常广泛和丰富的课程。
另外,绝不放弃学习慢的孩子。提升学习迟缓者的学习能力,是芬兰专注策略的另一个重点。专门负责特殊教育的教委会顾问寇依薇拉指出,教委会的目的是让“每个”小孩都具备基本能力,当学生出现短暂学习困难时,老师会立即提出矫正计划,在课堂上或是放学后进行个别辅导,费用由政府负担。 芬兰反对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分类”或“排名”,整个社会花下巨资在教育上,为的是把可能的“差生”降到最低,以避免这些在学校的弱势者最终成为社会上的潜在问题或犯罪制造者。
启示: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的教育教学决不能急功近利,只考虑学生的现在和学校的眼前利益,我们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培养学生适应、立足、服务、贡献社会的能力。
芬兰的教育投入虽然不是全世界最高的,但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仅就北欧国家来看,芬兰的教育投入是倒数第一,但其取得的成绩却超过了丹麦、瑞典和挪威。芬兰在教育方面的创新确实是卓有成效的,在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中,芬兰在各国中一直处于领导地位。芬兰教育有什么特色?现在大家了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