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97.8考上了十堰一中,但差10分上郧阳中学,但我想上郧阳中学,有办法吗?

今年597.8考上了十堰一中,但差10分上郧阳中学,但我想上郧阳中学,有办法吗?,全文导读本文共收集了《1. 今年597.8考上了十堰一中,但差10分上郧阳中学,但我想上郧阳中学,有办法吗?》、《2. 李政道的介绍》、《3. 李政道有什么主要研究成果?》、《4. 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和李远哲是怎样获得诺贝尔奖的?》、《5. 为国家科技做出贡献的人作文》、共计5篇观点性文章及对应的评论供您参阅。观点

本文标题:今年597.8考上了十堰一中,但差10分上郧阳中学,但我想上郧阳中学,有办法吗?,在当今社会,留学已经成为了大家深造的首选方式。无论是本科生、硕博研究生,甚至是中小学生,都想尽早地接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留学教育,其中很多同学十分关注“今年597.8考上了十堰一中,但差10分上郧阳中学,但我想上郧阳中学,有办法吗?”相关的问题,为此环俄小编整理了《今年597.8考上了十堰一中,但差10分上郧阳中学,但我想上郧阳中学,有办法吗?》,欢迎您阅读!若有任何疑问,欢迎您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顾问,我们会为您进行专业的1对1答疑!

全文导读

本文共收集了《1. 今年597.8考上了十堰一中,但差10分上郧阳中学,但我想上郧阳中学,有办法吗?》、《2. 李政道的介绍》、《3. 李政道有什么主要研究成果?》、《4. 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和李远哲是怎样获得诺贝尔奖的?》、《5. 为国家科技做出贡献的人作文》、共计5篇观点性文章及对应的评论供您参阅。

观点一、今年597.8考上了十堰一中,但差10分上郧阳中学,但我想上郧阳中学,有办法吗?

针对观点一的第1条评论:

加油,最主要的还是要学会复习,有一套自己的复习方法很重要的,手里有再好的资料,有名师上着课,如果不复习,那效果也是不行的,以下一些复习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一、回归课本为主, 找准备考方向
学生根据自己的丢分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备考方向。 基础差的学生,最好层层追溯到自己学不好的根源。 无论哪个学科, 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层层关联的, 希望基础不好的同学以课本为主,配套练习课本后的练习题,以中等题、简单题为辅、 逐渐吃透课本,也渐渐提高信心。只要把基础抓好, 那么考试时除了一些较难的题目, 基本上都可以凭借能力拿下,分数的高低仅剩下发挥的问题。
二、循序渐进,切忌急躁
在复习的时候, 由于是以自己为主导, 有时候复习的版块和教学进度不同,当考试时会发现没有复习到的部分丢分严重。导致成绩不高。 但是已经复习过的版块,却大多能够拿下。这就是进步,不要因为用一时的分数高低做为衡量标准,复习要循序渐进,不要急躁。复习就像修一 条坑坑洼洼的路, 每个坎坷都是障碍,我们只有认真的从起点开始,按照顺序慢慢推平。哪怕前面依旧沟整,但是当你回头的时候,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条康庄大道。基本上, 如果纯做题的话, 1 -2个月时间就能把各科的试题从第一章节到最后一个章节摸得差不多。
三、合理利用作业试题、 试卷
简单题、中等题一方面可以印证、检验自己的基础知识体系, 又一方面可以提升我们复习的信心。在选择作业上,简单题、中等题尤其是概念理解应用题一 定要自己动手做,还要进行总结。 难题可以参考答案, 但要认真思考其中的步骤推导思想和转化思想,这些都是考试所考察的。语文要充分利用试卷,其中的成语、病句要注重收集,文言文虚实词记得要摘录。英语单词注意把正确选项带人念熟。 同时思考阅读、完型题是如何找到有效的原文信息,他们有何特点和提示点? 要这么去利用每一次作业和试卷,那么成绩将会短期内提高。
四、建立信心, 不计一时得失
有些学生自认为自己是差生, 无可救药了。但是事实上往往不是这样。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天生比别人笨, 不如别人聪明。也许在某一方面上确实是有自身的缺陷,但是却忽略了自己的优势所在。为了自己心中那份或许并不是十分确定的梦想,一定要打起精神。前面也说过,考试不要记一时得失,而是要不断的总结归纳。中等生,只要你不放弃,找到自己的缺陷,严格给自己定下复习要求并认真执行,就能达到。

针对观点一的第2条评论:

十堰一中! 高考应届毕业生升学率保持全市第一。仅2003年至2006年四年中,十堰一中就夺得5个全市状元,1个城区状元。2003年高考全市文、理科状元同出于十堰一中,全市600分以上29人中十堰一中占了17名。2004年参加高考人数为739人,过本科线人数为599人,本科上线率为81.5%,升学率100%。2005年高考十堰一中再获全面大丰收。郝伟同学夺得全省理科第4名、全市理科状元,赵洁同学获得十堰城区文科状元,并创全市高考“三个第一”:全市前10名十堰一中占6名,全市前20名十堰一中占10名,600分以上全市62名,十堰一中占24名,居全市第一;毕业生880人,上第一批重点大学分数线人数达213人,重点大学上线率居全市第一;本科上线率居全市第一。2006年高考,十堰一中理科考生亢康同学以总分671分荣获全市理科状元(并列),向铮铮同学以总分651分荣获全市并列第2名,全市理科前10名中十堰一中占了5名;文科黄晋同学以总分614分荣获全市文科状元,戚陈陈同学以总分612分并列全市第3名。据市教育局2006年高考质量通报会权威发布:十堰一中综合评比在全市同类学校中排名第一,其中理科一本和本科上线率,文科二本、三本和本科上线率都高居全市第一。亢康同学考上了清华大学,雷辰奥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另外还有100多名同学分别被复旦大学、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全国重点名牌大学录取。辉煌的办学业绩 自1987年以来,十堰一中连续20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其中两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2001年以来被评为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北省教改名校、湖北省“校务公开”先进单位,2002年8月被十堰市精神文明委命名为全市“十佳道德建设示范基地。”2003年校团委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称号。2004年12月1日,十堰一中以全省前5名的高分通过省级示范高中评估验收。2005年6月8日被湖北省政府教育督导室正式授牌“示范中学”。2006年11月通过了国家级“绿色学校”的验收,2007年3月,经国家环保总局筛选、瑞典大使馆确认,十堰一中和华师一附中同时成为全省仅有两所中瑞合作“环境小硕士”项目试点学校。

针对观点一的第3条评论:

只能转学了。有点复杂。请参照以下方式操作
申请转学应具备的条件:学生有下列原因之一,可准予在公办学校之间转学:全家户口及家庭住址跨省、市、区县迁移;在本县(市)区内户口及家庭住址迁移且路途较远不能在原校学习。 6、申请转学应准备的材料: 小学、初中县(市)区内部转学:监护人持户籍迁移证明(和监护人调动工作证明)向转出学校提出书面转学申请,由转出学校开出转学联系单,转学联系单一式二份,监护人凭转学联系单及相关证明到转入学校联系,转入学校同意后,交县(市)教育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备案。转出学校凭转学联系单开具正式转学证明。 市区小学五、六年级小学生转学,其转学联系单需经我局学校教育处审核,同意后,转出学校方可开出转学证明。 市区初中转学学区仍按我局划定的初中转学包干区。 小学、初中跨县(市)区转学:监护人持户籍迁移证明(和监护人调动工作证明)向转出学校提出书面转学申请,由转出学校开出转学联系单,监护人凭转学联系单及相关证明到转入学校联系,转入学校同意后,开出同意接收证明;转出学校凭转入地同意接收证明开具转学证明,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备案。 转学申请和附件与转学证明存根一并存档;学生持转学证明到转入学校办理转入手续。办理转出转入手续均需出示户籍迁移证明(和监护人调动工作证明)原件或复印件,并将转学情况记入学生转学情况登记表。 因户口及家庭住址迁移,但学生或其监护人未提出转学要求,学校不得强制学生办理转学手续。学校不得拒收本施教区内手续完备的正常转学生,也不得接收没有正常转学手续的学生。转学一律不得进行入学考试,不得变更就读年级。 转学时,学生登记表由转出学校密封后由学生或监护人带走,学校留存复印件。转入学校办理转入手续须接收转学证明和学生登记表。休学、处分等证明存根的复印件作为学生登记表的附件一并密封。休学期间转学的学生,休学期满转入学校方可准予复学。 学生中途从公办学校转入民办学校就读,需在寒、暑假办理转学手续。原就读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予支持。 民办学校的学生,不得转学至非户籍所在地公办学校。中途转入户籍所在地公办学校的由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后统筹安排。 民办学校之间的学生相互转学须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由教育行政部门重新编制学籍号。
望采纳

针对观点一的第4条评论:

2019年上学期毕业考我在郧阳中学486名比一中200名还高6分

针对观点一的第5条评论:

对于选择学校,很直观的当然是网上了解,或者是口碑了解。建议还是从历年的成绩去考量一下,看看自己到底适合在怎么样的教学环境下学习,管理模式还有学校老师的教学风格等方面。其次就是可以去学校实地参观了解一下,看看平时学生上课的情况或者是平时学校的管理,这样选择下来我相信肯定就能选到最适合你的学校了
选择专业其实还是要看自己,旁人只能给点建议,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自己手里。不过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参考一下:
1、现在高薪行业比较多,热门的电子商务、平面广告设计、网站网页设计、室内装修设计、等都是就业情景好,薪资待遇高的行业。
2、选择什么专业还要看自己,最起码自己也要感兴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了才能学得更好。并且自己学起来也不吃力。不管什么专业,只要能够选自己所爱,爱自己所选,那一定会学得很好,并且也会是以后给自己带来优厚的物质条件的专业。
3、选择学校建议还是要到学校实地参观了解的,特别现在职业学校比较多,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很难选择的,建议还是要多对比、多了解再做决定。可以多问问自己身边的人上过的学校。
最后,当然是祝你选得一所好学校,选得一个好专业,拥有一个好未来

观点二、李政道的介绍

针对观点二的第1条评论:

李政道:Tsung-Dao Lee(1926年11月24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

简历:
出生日期和地点 1926年11月24日,中国上海

国 籍 美国

目前职务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

学 历
1943-44
中国贵州省,浙江大学
(由于战争,浙江大学从浙江迁往贵州)
1945

中国云南省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由从北京南迁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及
从天津南迁的南开大学组成)
1946-49 美国芝加哥大学,1950年获博士学位

荣誉
1957 诺贝尔物理奖
1957 爱因斯坦科学奖
1969 法国国家学院G. Bude奖章
1977 法国国家学院G. Bude奖章
1979 伽利略奖章
1986 意大利最高骑士勋章
1994 和平科学奖
1995 中国国际合作奖
1997 命名3443小行星为李政道星
1997 纽约市科学奖
1999 教皇保罗奖章
1999 意大利政府内政部奖章
2000 纽约科学院奖
2007 日本旭日重光章

名誉学位
1958 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博士
1969 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博士
1978 纽约市立大学科学博士
1982 意大利比萨,高等师范学院物理学博士
1984 Bard学院科学博士
1985 北京大学科学博士
1986 美国Drexel大学文学博士
1988 意大利Bologna大学科学博士
1990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博士
1991 美国Adelphi大学科学博士
1992 日本筑波大学科学博士
1994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科学博士
2006 英国诺丁汉大学科学博士
工作简历
1950 芝加哥大学天文系助理研究员
1950-51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研究员和讲师
1951-53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员
1953-55 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
1955-56 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
1956-60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60-62 哥伦比亚大学兼职教授
1960-63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
1962-63 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
1963-64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64-84 哥伦比亚大学费米物理讲座教授
1984- 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
1986- 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 WL)主任
1986- 北京现代物理中心主任(北京大学)
1988- 浙江现代物理中心主任(浙江大学)
1997-2003 RIKEN-BNL研究中心主任
2004- RIKEN-BNL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理事会成员
1985-93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理事会成员
1990-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董事会成员

名誉教授
198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82 暨南大学
1982 复旦大学
1984 清华大学
1985 北京大学
1985 南京大学
1986 南开大学
1987 上海交通大学
1987 苏州大学
1988 浙江大学
1993 西安西北大学
1998 上海大学
2000 兰州大学
2002 厦门大学
2003 西北工业大学

特邀讲座和院士
1957 美国哈佛大学Loeb特邀讲座
1957 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9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61-63 美国Sloan 基金学者(Sloan Fellow)
1962 美国哲学学会院士
1964 美国哈佛大学Loeb特邀讲座
1964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66 美国Guggenheim基金学者(Guggenheim Fellow)
1982 意大利 Lincei国家科学院院士
1986 华盛顿大学Jessie与John Danz讲座
1994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5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5 麻省理工学院,Herman Feshbach物理学讲座
2003 梵蒂冈Pontifical 科学院院士
2004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科技委员会顾问

著 作
粒子物理和场论引论
Harwood科学出版社,1981
李政道文选1-3集,G. Feinberg编辑
Birkhauser Boston Inc., 1986
宇称不守恒三十年——李政道六十华诞学术研讨会
Birkhauser Boston Inc., 1988
对称,不对称与粒子的世界,
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88
李政道文选,1985-1996,任海沧、庞阳编辑
Gordon and Breach, 1998
科学与艺术,主编:李政道,副主编:柳怀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物理的挑战,李政道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宇称不守恒发现之争论解谜,季承、柳怀祖、滕丽编辑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简体字本)
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4(繁体字本)

生平概述:
李政道出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苏州,父亲李骏康是金陵大学农化系首届毕业生。李政道曾在东吴附中,江西联合中学等校就读。因抗战,中学未毕业。1943年因以同等学历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学之路,师从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1944年因日军入侵贵州,时在贵州的浙江大学被迫停学。1945年他转学到时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就读二年级,师从吴大猷、叶企孙等教授。1946年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师从费米教授。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从事流体力学的湍流、统计物理的相变以及凝聚态物理的极化子的研究。1953年,他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和场论领域的研究。三年后,29岁的李政道,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二百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他开辟了弱作用中的对称破缺、高能中微子物理以及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物理等科学研究领域。1984年他获得全校级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这一最高职称,至今仍是哥伦比亚大学在科学研究上最活跃的教授之一。现在,他的兴趣转向高温超导波色子特性,中微子映射矩阵,以及解薛定谔方程的新途径的研究。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仍奋斗在物理研究的第一线,不断发表科学论文。

自20世纪七十年代初,他和夫人开始回国访问,为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做了很多贡献。他积极建议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基础科学研究,促成中美高能物理的合作,建议和协助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议成立自然科学基金,设立CUSPEA,建议建立博士后制度,成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北京大学及浙江大学的近代物理中心等学术机构,设立私人教育基金,对艺术和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个人亦喜随笔作画并积极倡导科学和艺术结合。

1926年11月25日,李政道诞生于上海。他自幼酷爱读书,整天手不释卷,连上卫生间都带着书看,有时手纸没带,书却从未忘带。抗战争时期,他辗转到大西南求学,一路上把衣服丢得精光,但书却一本未丢,反而一次比一次多。
1946年,20岁的李政道到美国留学,当时他只有大二的学历,但经过严格的考试,竟然被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录取。 3年后便以“有特殊见解和成就”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辨,被誉为“神童博士”,其时年仅23岁。

在科学上早熟的李政道,1956年30岁时便升任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他亲自体会到科学人才必须从小培养,因而在1974年 5月30日会见 时,建议在中国科技大学开设少年班,他的建议受到采纳。1979年他去合肥访问时去科大少年班看望了同学们,并题词:“青出于蓝,后继有人。”李政道关心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他建议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他建议建立博士后制度他建议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他建议成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北京近代物理中心,……这些建议都一一得以实现。1985年7月16日, 会见李政道时,对他说:“谢谢你,考虑了这么多重要的问题,提了这么多好的意见。”
1998年1月23日,李政道将其毕生积蓄30万美元,以他和他的已故夫人秦惠(竹君)的名义设立了“中国大学生科研辅助基金”,资助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和苏州大学的本科生从事科研辅助工作。李政道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科学事业后继有人,真是用心良苦,竭尽全力。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

重要事件年历

1926年 出生于上海
1943年 江西联合中学毕业
1943年 就读于浙江大学物理系
1944年 转入昆明国立西南联大
1946年 就读联大二年级,受吴大猷推荐赴美留学(芝加哥大学物理系)
1950年 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至加拿大担任天文研究员
1951年 受聘于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所
1953年 至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1956年 与杨振宁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
1957年 与杨振宁同获诺贝尔奖
1958年 与杨振宁、吴健雄同获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奖,并被授于普林斯顿大学物理荣誉博士学位
1960年 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
1961年 受推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63年 回哥伦比亚大学,担任第一位「费米讲座」的物理学教授偕夫人返回阔别26年的中国大陆
1964年 和杨振宁受邀参加广州粒子物理理论讨论会,二人还被推选为本次会议的顾问委员会成员
1984年 回国参加第十六届中研院院士会议
1986年 出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终身主任;并担任北京现代物理学研究中心主任。12月,哥大为李政道举行六十大寿庆典
1988年 在北京主持召开同步辐射应用国际讨论会

自述摘录

「一九四五年的春天,忽然有一个胖胖的,十几岁孩子来找我。拿了一封介绍信。信是一九三一年我初到密其根大学遇见的梁大鹏兄写的。梁不习物理,十几年未通音讯了,不知怎样会想起我来。他介绍来见我的孩子叫李政道。他原在宜山浙江大学,读过一年级,因为日军逼近宜山,他便奔去重庆。他的姑姑认识梁,梁便介绍李来昆明见我。那时是学年的中间,不经考试,不能转学,我便和联大教二年级物理数学课程的几位先生商量,让李去随班听讲考试,如他合格,则候暑假正式转学入二年级时,可免他再读二年级的课程。其实这不过是我自己以为合理的办法,并未经学校正式承认许可的」

「李应付课程,绰有馀裕,每日都来我处请我给他更多的阅读物及习题。他求知心切,真到了奇怪的程度。有时我有风湿痛,他替我捶背。他帮我作任何家里的琐事。我无论给他甚么难的书和题目,他很快的做完了,又来索更多的。我由他的作问题的步骤,很容易的发现他的思想敏捷,大异寻常。老实的说,在此后的一年中,我因为自己的问题——冠世(吴博士之夫人——编者)的卧病;每日的买菜,升炉,煮饭;物价的日日上涨,实在没有心绪来预备许多的参考书和题目给他。好在他的天资高,亦不需我的讲解。」

「一九四五年,曾昭抡先生忽然来找我,说军政部部长陈辞修先生、次长俞大维先生,想约我和华罗庚谈谈为军政部计划些科学工作事。我和曾虽是同事十年多,华亦六七年,但都无深交。陈俞二先生,更从未晤面。我所习的物理,亦与实用无关。但想想,去谈谈亦无碍。于是和华去渝,先后见俞、陈二先生。」

「陈俞二先生想知道怎么计划,以有助国防的科学工作机构的意思。我即想了几日,拟就一建议,以为我国人材缺乏,任何计划,必须从根做起,即是:(1)成立研究机构,培植各项基本工作人材,(2)初步可派物理,数学,化学人员外出,研习观察近年来各部门科学进展情形,拟一具体建议,计划筹建一研究机构,并即时选送优秀青年数人出国,习物理、数学等基本科学。」

「我拟写的建议,陈俞二先生考虑后,以为可行,即令华和我负责数学及物理二部门。我们并建议请曾昭抡负责化学部门。」

「返昆明后,我告冠世一切经过。谈到推选青年习物理者二人时,冠世和我皆不犹疑的决选李政道。当时在西南联大的研究生及助教中,天赋勤奋未有如李的(杨振宁已考取清华留美;黄昆考取中英庚款留英)。」

李政道表示,虽然他在吴大猷门下只有一年二个月的时间,但却是他一生中获益最多的时期。他说,「我从吴师学到的不仅包括人格的涵养,最重要的是学到对知识的『忠诚』 (dedication)。」然而对这样一段重要过程,李政道却谈得不多。因为他认为,「我与吴师的关系很长,不是一句可以说得完的,否则也就不重要了。」他承认,吴大猷是影响他最深远的一位师长。

宇称不守恒
1997年5月30日,李政道在北京的一次演讲中这样说道:“在物理学中,宇称守恒意味着左跟右是对称的。”
“假如有两个系统,开始时互为对方的镜象,就是说它们的动态是完全是一样的,只是左跟右不一样。宇称守恒是指,除了左右不一样以外,它们以后的发展应该完全一样。”
“1956年我和杨振宁在理论上建立了宇称不守恒。 1957年吴健雄的60C实验结果表明,宇称守恒的观点与自然现象是不符合的。”

李政道(192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上海,抗战时期在国立浙江大学(当时在贵州省)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习。1946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50年获博士学位。1950-1951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1951-1953年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1953-196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55年任副教授、1956年任教授),1960-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理论物理学教授,1963年起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

李政道1956年和杨振宁合作,解决了当时的θ-τ之谜——就是后来称为的K介子有两种不同的衰变方式:一种衰变成偶宇称态,一种衰变成奇宇称态。如果弱衰变过程中宇称守恒,那么它们必定是两种宇称状态不同的K介子。但是从质量和寿命来看,它们又应该是同一种介子。他们通过分析,认识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并提出了几种检验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不是守恒的实验途径。次年,这一理论预见得到吴健雄小组的实验证实。因此,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工作迅速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并共同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的研究领域很宽,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方面的工作也颇有建树。1949年与罗森布拉斯和杨振宁合作提出普适费米弱作用和中间玻色子的存在。1951年提出水力学中二维空间没有湍流。1952年与派尼斯合作研究固体物理中极化子的构造。1954年发表了量子场论中的著名的"李模型"理论。1957年与奥赫梅和杨振宁合作提出电荷共轭不守恒和时间不反演的可能性。1959年与杨振宁合作,研究了硬球玻色气体的分子动理论,对研究氦Ⅱ的超流动性作出了贡献。1962年与杨振宁合作,研究了带电矢量介子电磁相互作用的不可重正化性。1964年与瑙恩伯合作,研究了无(静止)质量的粒子所参与的过程中,红外发散可以全部抵销问题,这项工作又称李-瑙恩伯定理。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了场代数理论。70年代初期研究了CP自发破缺的问题,又发现和研究了非拓扑性孤立子,并建立了强子结构的孤立子袋模型理论。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继续在路径积分问题、格点规范问题和时间为动力学变量等方面开展工作;后来又建立了离散力学的基础。

李政道十分关心中国物理学的发展,自1972年起多次回中国访问讲学。1980年以来,他发起组织美国几十所主要大学在中国联合招收物理学研究生,为培养中国青年物理学家作出了贡献。他受聘为暨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针对观点二的第2条评论:

永垂青史的诺贝尔第一华人!

针对观点二的第3条评论:

华裔美籍科学家

观点三、李政道有什么主要研究成果?

针对观点三的第1条评论:

李政道:Tsung-Dao Lee(1926年11月25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出生于中国上海。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

【生平经历】
[编辑本段]

李政道出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苏州,父亲李骏康是金陵大学农化系首届毕业生。李政道曾在东吴附中,江西联合中学等校就读。因抗战,中学未毕业。1943年因以同等学历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学之路,师从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1944年因日军入侵贵州,时在贵州的浙江大学被迫停学。1945年他转学到时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就读二年级,师从吴大猷、叶企孙等教授。1946年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师从费米教授。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从事流体力学的湍流、统计物理的相变以及凝聚态物理的极化子的研究。1953年,他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和场论领域的研究。三年后,29岁的李政道,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二百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他开辟了弱作用中的对称破缺、高能中微子物理以及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物理等科学研究领域。1984年他获得全校级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这一最高职称,至今仍是哥伦比亚大学在科学研究上最活跃的教授之一。现在,他的兴趣转向高温超导波色子特性,中微子映射矩阵,以及解薛定谔方程的新途径的研究。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仍奋斗在物理研究的第一线,不断发表科学论文。
自20世纪七十年代初,他和夫人开始回国访问,为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做了很多贡献。他积极建议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基础科学研究,促成中美高能物理的合作,建议和协助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议成立自然科学基金,设立CUSPEA,建议建立博士后制度,成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北京大学及浙江大学的近代物理中心等学术机构,设立私人教育基金,对艺术和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个人亦喜随笔作画并积极倡导科学和艺术结合。
1926年11月25日,李政道诞生于上海。他自幼酷爱读书,整天手不释卷,连上卫生间都带着书看,有时手纸没带,书却从未忘带。抗战争时期,他辗转到大西南求学,一路上把衣服丢得精光,但书却一本未丢,反而一次比一次多。
1946年,20岁的李政道到美国留学,当时他只有大二的学历,但经过严格的考试,竟然被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录取。 3年后便以“有特殊见解和成就”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辨,被誉为“神童博士”,其时年仅23岁。
1956年,李政道与杨振宁(他非常要好的朋友)一起发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学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称守恒
在科学上早熟的李政道,1956年30岁时便升任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他亲自体会到科学人才必须从小培养,因而在1974年 5月30日会见 时,建议在中国科技大学开设少年班,他的建议受到采纳。1979年他去合肥访问时去科大少年班看望了同学们,并题词:“青出于蓝,后继有人。”李政道关心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他主张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建议建立博士后制度和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并建议成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北京近代物理中心等等。这些建议都一一得以实现。1985年7月16日, 会见李政道时,对他说:“谢谢你,考虑了这么多重要的问题,提了这么多好的意见。”
1998年1月23日,李政道将其毕生积蓄30万美元,以他和他的已故夫人秦惠(竹君)的名义设立了“中国大学生科研辅助基金”,资助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和苏州大学的本科生从事科研辅助工作。李政道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科学事业后继有人,真是用心良苦,竭尽全力。
李政道与杨振宁曾非常要好的朋友。但是后来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关系变得愈来愈紧张,两人在1962年分手。杨振宁拒绝谈论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的关系变得紧张的。他说:“这是我生命中令我非常失望的一件事情。我要说,这是一个悲剧。”他们两人已经有几十年没有讲话了。

【目前职务】
[编辑本段]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

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教授

【人物学历】
[编辑本段]

1943-44
中国贵州省,浙江大学
(由于战争,浙江大学从浙江迁往贵州)
1945

中国云南省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由从北京南迁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及
从天津南迁的南开大学组成)
1946-49 美国芝加哥大学,1950年获博士学位

【个人荣誉】
[编辑本段]

1957 诺贝尔物理奖
1957 爱因斯坦科学奖
1969 法国国家学院G. Bude奖章
1977 法国国家学院G. Bude奖章
1979 伽利略奖章
1986 意大利最高骑士勋章
1994 和平科学奖
1995 中国国际合作奖
1997 命名3443小行星为李政道星
1997 纽约市科学奖
1999 教皇保罗奖章
1999 意大利政府内政部奖章
2000 纽约科学院奖
2007 日本旭日重光章

【名誉学位】
[编辑本段]

1958 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博士
1969 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博士
1978 纽约市立大学科学博士
1982 意大利比萨,高等师范学院物理学博士
1984 Bard学院科学博士
1985 北京大学科学博士
1986 美国Drexel大学文学博士
1988 意大利Bologna大学科学博士
1990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博士
1991 美国Adelphi大学科学博士
1992 日本筑波大学科学博士
1994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科学博士
2006 英国诺丁汉大学科学博士

【工作简历】
[编辑本段]

1950 芝加哥大学天文系助理研究员
1950-51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研究员和讲师
1951-53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员
1953-55 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
1955-56 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
1956-60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60-62 哥伦比亚大学兼职教授
1960-63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
1962-63 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
1963-64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64-84 哥伦比亚大学费米物理讲座教授
1984- 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
1986- 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 WL)主任
1986- 北京现代物理中心主任(北京大学)
1988- 浙江现代物理中心主任(浙江大学)
1997-2003 RIKEN-BNL研究中心主任
2004- RIKEN-BNL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名誉教授】
[编辑本段]

198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82 暨南大学
1982 复旦大学
1984 清华大学
1985 北京大学
1985 南京大学
1986 南开大学
1987 上海交通大学
1987 苏州大学
1988 浙江大学
1993 西安西北大学
1998 上海大学
2000 兰州大学
2002 厦门大学
2003 西北工业大学

【生平著作】
[编辑本段]
粒子物理和场论引论
Harwood科学出版社,1981
李政道文选1-3集,G. Feinberg编辑
Birkhauser Boston Inc., 1986
宇称不守恒三十年——李政道六十华诞学术研讨会
Birkhauser Boston Inc., 1988
对称,不对称与粒子的世界,
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88
李政道文选,1985-1996,任海沧、庞阳编辑
Gordon and Breach, 1998
科学与艺术,主编:李政道,副主编:柳怀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物理的挑战,李政道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宇称不守恒发现之争论解谜,季承、柳怀祖、滕丽编辑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简体字本)
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4(繁体字本)

观点四、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和李远哲是怎样获得诺贝尔奖的?

针对观点四的第1条评论:

  杨振宁 (Chen Ning Yang)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原籍安徽省原凤阳府。杨振宁的父亲杨克纯(字武之)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数学博士,回国后曾任清华大学与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主任多年。杨振宁1938年至1944年在中国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读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杨振宁的学士论文的导师是吴大猷,硕士论文导师是王竹溪。1945年赴美求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8年至1979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和波兰、美国等6所院校的理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研究员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66年起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艾伯特·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99年5月21日正式退休,石溪分校同日将理论物理研究所命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同年被该校授予一等荣誉博士学位。

  杨振宁于1956年与李政道教授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因而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原理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对称性的认识,为人们正确认识微观粒子世界开辟了新天地。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大大促进了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研究。在粒子物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另外,杨振宁还是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诸多领域中重要研究方向的先驱和奠基人。

  1971年以来,他多次到中国探亲、访问和讲学,同时努力帮助中国学者和留学生在美进行科研和学习,在促进中美科技交流和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1998年6月,清华大学授予杨振宁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1994年6月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夫人杜致札(已故)是杜聿明的女儿,她是杨振宁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附属中学教书时的学生。他们于1950年结婚,生有两子一女:长子杨光诺、次子杨光宇和女儿杨又礼。

  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著名的物理学贡献有:李模型、高能重离子物理、量子场论的非拓扑性孤立子和孤立子星以及破解粒子物理中的θ-τ之谜。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李政道出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苏州,父亲李骏康是金陵大学农化系首届毕业生。李政道曾在东吴附中,江西联合中学等校就读。因抗战,中学未毕业。1943年因以同等学历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学之路,师从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1944年因日军入侵贵州,时在贵州的浙江大学被迫停学。1945年他转学到时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就读二年级,师从吴大猷、叶企孙等教授。1946年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师从费米教授。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从事流体力学的湍流、统计物理的相变以及凝聚态物理的极化子的研究。1953年,他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和场论领域的研究。三年后,29岁的李政道,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二百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他开辟了弱作用中的对称破缺、高能中微子物理以及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物理等科学研究领域。1984年他获得全校级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这一最高职称,至今仍是哥伦比亚大学在科学研究上最活跃的教授之一。现在,他的兴趣转向高温超导波色子特性,中微子映射矩阵,以及解薛定谔方程的新途径的研究。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仍奋斗在物理研究的第一线,不断发表科学论文。

  自20世纪七十年代初,他和夫人开始回国访问,为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做了很多贡献。他积极建议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基础科学研究,促成中美高能物理的合作,建议和协助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议成立自然科学基金,设立CUSPEA,建议建立博士后制度,成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北京大学及浙江大学的近代物理中心等学术机构,设立私人教育基金,对艺术和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个人亦喜随笔作画并积极倡导科学和艺术结合。

  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意大利科学院院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苏州大学等十几所大学的名誉教授;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洛克菲勒大学、纽约市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和中国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十几所大学的名誉博士。

  丁肇中 (Samuel Chao Chung Ting)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中国山东省日照。早年在中国上学。1949年随其父去 ,1956年去美国。1959年密歇根大学毕业。1960年、1962年先后获理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1978年获荣誉理学博士学位。1963年由福特基金资助在日内瓦的欧洲核研究中心工作。196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物理学讲师,1965年至1967年任助理教授。1966年在联邦德国汉堡任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小组负责人(他后来发现J粒子用的新探测术是在汉堡试验成功的)。1967年至1968年任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物理系副教授,1969年任教授。1977年起任托马斯·达德利·卡伯特讲座教授。1970年任美国物理协会粒子和场研究项目顾问,并任《核物理通报》副主编。1975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1974年他与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教授里希特几乎同时发现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这种粒子的寿命等于其他任何粒子的一千倍),即第4种夸克的束缚态,因而同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美国政府的劳伦斯奖。

  1978年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以及美国艺术科学学会会员。除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外,主要还在欧洲核研究中心和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在汉堡)工作。

  1975年以来多次应邀来中国访问并进行学术交流,受聘为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1977年秋,在访华期间,向 同志建议中国科学院派遣物理学家参加他在德国汉堡进行的MARK-J实验。1978年1月,中国10位物理学家到汉堡,参加了MARD-J实验的国际合作。此后先后有一百多名中国物理学家和研究生到他领导的实验组工作和学习。在他的领导和帮助下,中国科学家在L3探测器的设计、制造和数据分析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国际高能物理实验中占有一席之地。1992年7月4日被中国科技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994年6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获1996年度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03年4月18日担任新成立的“上海交通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1960年他与美国人凯·路易丝·库恩尼(Kay Louise Kuhne)结婚,生有两个女儿
  198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

  1936年 出生于新竹,父亲为知名画家李泽藩先生
  1943年 入新竹小学
  1949年 入新竹中学
  1955年 考入台大化工系,次年随及转入化学系
  1958年 入清华大学原子科学研究所化学组硕士班,指导教授为兵口博先生
  1961年 留清华担任助教一年
  1962年 赴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追随Manan先生
  1966年 在哈佛从事博士后研究,指导教授为Herschebach先生
  1968年 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其间于1972年返台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半学年)
  1974年 转任加州柏克莱分校教授
  1979年 获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1980年 当选中央研究院数理组第十三届院士
  1986年 获美国最高荣誉国家科学奖章
  1986年 与哈佛大学Herschebach博士及多伦多大学John Polany博士同获诺贝尔化学奖
  1993年 受推荐接任为中央研究院院长
  1995年 主持教改会

  简介

  李远哲(Yuan Tseh Lee),公元1936年11月29日生于中国 省新竹市,先后就读于新竹国民小学、新竹中学;1959年毕业于 大学化学,1961年在 清华大学原子科学研究所考获硕士学位。1962年赴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在化学系读博士班。1965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加入劳伦斯.柏克莱实验室,跟布鲁士.马亨教授做博士后研究,1967年转到哈佛大学继续博士后研究。1968年,受聘于芝加哥大学,任化学系助理教授,1971年任副教授,1973年任教授。1974年以后在柏克莱加州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同时担任劳伦斯.柏克莱实验室高级主任研究员。197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0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94年被聘为中央研究院院长。

  李远哲主要从事化学动态学的研究,在化学动力学、动态学、分子束及光化学方面贡献卓著。分子束方法是一门新技术,1960年才开始试验成功,交叉分子束方法起初只适用于碱金属的反应,后来由李远哲在1967年同赫休巴赫(D. R. Herschbach)教授共同研究创造,把它发展为一种研究化学反应的通用的有力工具。此后十多年中,又经李远哲将这项技术不断加以改进创近,用于研究较大分子的重要反应。他所设计的“分子束碰撞器”和“离子束碰撞器”,已能深入了解各种化学反应的每一个阶段过程,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的每一个阶段过程,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所出现的各种状态,为人工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过程提供新的前景。

  李远哲曾获得美国化学学会的哈里逊豪奖、彼得.德拜物理化学奖、美源都的劳伦斯奖、美国国家科学奖、英国皇家化学佰法拉第奖和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等。此外,李远哲获得各国学术团体、大学授予之荣誉博士、荣誉教授、荣誉讲座、杰出校友等荣誉名衔数十项。

  李远哲教授虽然科研、教学工作繁重,仍积极投入社会服务,参与国际学术团体、美国联邦政府、加州州政府、加州大学的多种委员会咨询工作。李远哲始终关心家乡祖国的科学与教育的发展,近十年来每年回国多次,奔波于海峡两岸,主持学术讲习,参加学术会议,尤其对中央研究院原子分子研究所的筹建,注入大量心血。1994年元月,李远哲回国接受中研院院长之重担,同时决定放美国国籍,全力投入推动国内科研的发展,体现出他浓郁的爱乡情怀与无私奉献的品格。

针对观点四的第2条评论:

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和李远哲获得诺奖的成就主要是:1、杨振宁(美籍华人),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他与李政道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理论,并与他共同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是最早的华人诺贝尔奖得主。2、李政道,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26年11月25日出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苏州。1946年,20岁的李政道到美国留学,被誉为「神童博士」。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3、李远哲,1936年11月29日生于中国 省新竹市,1986年与哈佛大学的达德利·赫希巴赫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约翰·波拉尼三人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应用交叉分子束实验方法在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 人。4、丁肇中(美籍华人),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1936年出生于美国,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核科学实验室教授,中国科学院外藉院士,因与芮契特教授几乎同时发现J粒子而共同获得1976年度诺贝尔物理 学奖。他是第三位获诺贝尔奖的美籍华人。

针对观点四的第3条评论:

杨振宁,1957年,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学。他们的这项贡献得到了极高评价,被认为是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

李政道,1957年因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与杨振宁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1976年因和里克特彼此独立地发现一种称为ψ/J的新粒子,与里克特分享了197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李远哲,由于他在发展化学反应动力学方面起了重大作用,他与D.R.赫希巴赫和J.C.波拉尼共获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观点五、为国家科技做出贡献的人作文

针对观点五的第1条评论: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他主要从事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1979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 .1986年7月1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 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去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李政道
出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苏州,父亲李骏康是金陵大学农化系首届毕业生.李政道曾在东吴附中,江西联合中学等校就读.因抗战,中学未毕业.1943年因以同等学历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学之路,师从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1944年因日军入侵贵州,时在贵州的浙江大学被迫停学.1945年他转学到时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就读二年级,师从吴大猷、叶企孙等教授.1946年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师从费米教授.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从事流体力学的湍流、统计物理的相变以及凝聚态物理的极化子的研究.1953年,他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和场论领域的研究.三年后,29岁的李政道,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二百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他开辟了弱作用中的对称破缺、高能中微子物理以及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物理等科学研究领域.1984年他获得全校级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这一最高职称,至今仍是哥伦比亚大学在科学研究上最活跃的教授之一.现在,他的兴趣转向高温超导波色子特性,中微子映射矩阵,以及解薛定谔方程的新途径的研究.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仍奋斗在物理研究的第一线,不断发表科学论文.
自20世纪七十年代初,他和夫人开始回国访问,为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做了很多贡献.他积极建议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基础科学研究,促成中美高能物理的合作,建议和协助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议成立自然科学基金,设立CUSPEA,建议建立博士后制度,成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北京大学及浙江大学的近代物理中心等学术机构,设立私人教育基金,对艺术和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个人亦喜随笔作画并积极倡导科学和艺术结合.
1926年11月25日,李政道诞生于上海.他自幼酷爱读书,整天手不释卷,连上卫生间都带着书看,有时手纸没带,书却从未忘带.抗战争时期,他辗转到大西南求学,一路上把衣服丢得精光,但书却一本未丢,反而一次比一次多.
1946年,20岁的李政道到美国留学,当时他只有大二的学历,但经过严格的考试,竟然被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录取. 3年后便以“有特殊见解和成就”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辨,被誉为“神童博士”,其时年仅23岁.
在科学上早熟的李政道,1956年30岁时便升任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他亲自体会到科学人才必须从小培养,因而在1974年 5月30日会见 时,建议在中国科技大学开设少年班,他的建议受到采纳.1979年他去合肥访问时去科大少年班看望了同学们,并题词:“青出于蓝,后继有人.”李政道关心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他建议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他建议建立博士后制度他建议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他建议成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北京近代物理中心,……这些建议都一一得以实现.1985年7月16日, 会见李政道时,对他说:“谢谢你,考虑了这么多重要的问题,提了这么多好的意见.”
1998年1月23日,李政道将其毕生积蓄30万美元,以他和他的已故夫人秦惠(竹君)的名义设立了“中国大学生科研辅助基金”,资助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和苏州大学的本科生从事科研辅助工作.李政道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科学事业后继有人,真是用心良苦,竭尽全力.

针对观点五的第2条评论: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他主要从事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1979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 。1986年7月1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 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去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针对观点五的第3条评论: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他主要从事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1979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 .1986年7月1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 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去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李政道
出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苏州,父亲李骏康是金陵大学农化系首届毕业生.李政道曾在东吴附中,江西联合中学等校就读.因抗战,中学未毕业.1943年因以同等学历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学之路,师从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1944年因日军入侵贵州,时在贵州的浙江大学被迫停学.1945年他转学到时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就读二年级,师从吴大猷、叶企孙等教授.1946年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师从费米教授.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从事流体力学的湍流、统计物理的相变以及凝聚态物理的极化子的研究.1953年,他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和场论领域的研究.三年后,29岁的李政道,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二百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他开辟了弱作用中的对称破缺、高能中微子物理以及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物理等科学研究领域.1984年他获得全校级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这一最高职称,至今仍是哥伦比亚大学在科学研究上最活跃的教授之一.现在,他的兴趣转向高温超导波色子特性,中微子映射矩阵,以及解薛定谔方程的新途径的研究.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仍奋斗在物理研究的第一线,不断发表科学论文.
自20世纪七十年代初,他和夫人开始回国访问,为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做了很多贡献.他积极建议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基础科学研究,促成中美高能物理的合作,建议和协助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议成立自然科学基金,设立CUSPEA,建议建立博士后制度,成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北京大学及浙江大学的近代物理中心等学术机构,设立私人教育基金,对艺术和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个人亦喜随笔作画并积极倡导科学和艺术结合.
1926年11月25日,李政道诞生于上海.他自幼酷爱读书,整天手不释卷,连上卫生间都带着书看,有时手纸没带,书却从未忘带.抗战争时期,他辗转到大西南求学,一路上把衣服丢得精光,但书却一本未丢,反而一次比一次多.
1946年,20岁的李政道到美国留学,当时他只有大二的学历,但经过严格的考试,竟然被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录取. 3年后便以“有特殊见解和成就”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辨,被誉为“神童博士”,其时年仅23岁.
在科学上早熟的李政道,1956年30岁时便升任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他亲自体会到科学人才必须从小培养,因而在1974年 5月30日会见 时,建议在中国科技大学开设少年班,他的建议受到采纳.1979年他去合肥访问时去科大少年班看望了同学们,并题词:“青出于蓝,后继有人.”李政道关心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他建议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他建议建立博士后制度他建议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他建议成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北京近代物理中心,……这些建议都一一得以实现.1985年7月16日, 会见李政道时,对他说:“谢谢你,考虑了这么多重要的问题,提了这么多好的意见.”
1998年1月23日,李政道将其毕生积蓄30万美元,以他和他的已故夫人秦惠(竹君)的名义设立了“中国大学生科研辅助基金”,资助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和苏州大学的本科生从事科研辅助工作.李政道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科学事业后继有人,真是用心良苦,竭尽全力.

针对观点五的第4条评论:

你们😊

结语:亲爱的准留学生们,以上便是环俄小编为您整理的《今年597.8考上了十堰一中,但差10分上郧阳中学,但我想上郧阳中学,有办法吗?》一文,感谢您的阅读。若您仍然没有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请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顾问获取最专业、最准确的一对一答疑咨询,不仅可以为您节省宝贵的时间,也能有效避免因遗漏信息而与心仪的高校失之交臂,环俄留学祝您留学事宜一切顺利!

联系专业留学顾问,立即获取院校内部非公开资料及留学方案,避免踩雷导致延误留学。


汤歆

环俄留学首席顾问、高级培训讲师、顾问部总监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教育学学士、社会心理学硕士,2011年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优秀毕业生,2017年入围出国留学中介行业领军人物。

免费制定留学方案

今日剩余名额: 11

环俄留学顾问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既可免费获得一次由环俄留学首席顾问1v1制定留学方案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