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留学生生活在一个尴尬的群体里
发布:2019-12-13 14:54:50 分类:问答精选 点击:1459 作者:环俄小编
为什么中国留学生生活在一个尴尬的群体里,一、为什么中国留学生生活在一个尴尬的群体里尴尬景况一:语言预科班始终不过通常,如果你在国内的时候,英语成绩不好,但是要申请美国的高校,也可以申请双录取,那就是先到美国的高校语言班进行语言的培训,考试合格后,你就可以和其他的学生一样正常参加高校的课程了。但是,有一种尴尬是讲不出来的。是什么呢?好,你在中国的时候,英语成绩
本文标题:为什么中国留学生生活在一个尴尬的群体里,在当今社会,留学已经成为了大家深造的首选方式。无论是本科生、硕博研究生,甚至是中小学生,都想尽早地接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留学教育,其中很多同学十分关注“为什么中国留学生生活在一个尴尬的群体里”相关的问题,为此环俄小编整理了《为什么中国留学生生活在一个尴尬的群体里》,欢迎您阅读!若有任何疑问,欢迎您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顾问,我们会为您进行专业的1对1答疑!
一、为什么中国留学生生活在一个尴尬的群体里
通常,如果你在国内的时候,英语成绩不好,但是要申请美国的高校,也可以申请双录取,那就是先到美国的高校语言班进行语言的培训,考试合格后,你就可以和其他的学生一样正常参加高校的课程了。但是,有一种尴尬是讲不出来的。是什么呢?
好,你在中国的时候,英语成绩不好,但其他方面优秀,被侥幸录取了。于是,你参加了他们的语言预科班。可是,你的英语差了,即使是在这样一个讲英语的环境里,又如何?你天天听他们讲英语,你天天也讲英语,可是你的英语就是过不了,怎么办?
大家不要觉得这好象不可能。事实上,中国留学生数量庞大,这种过不了语言关而一直停留在美国的学生不在少数。小鱼儿就认识好几个,在那里上了三年甚至是更长时间的语言预科班,可还是没有合格的人,大有人在。
现在的留学生群体有实力拔尖的,总也有浑水摸鱼的。
尴尬景况之二:抬头低眉全是中国学生
中国留学生数量增加,导致了许多美国的大学里留学生中国学生的比例快速上涨。甚至有的学校的国际生,中国学生的比例占到了80%甚至以上。有的学校有专门的国际学生宿舍。因为中国学生太多了,所以宿舍里住的四个人或者是两个人便会全是中国学生。
而那个国际生的宿舍楼里,进来出来的也全是中国留学生。这样的生活环境,直接导致了中国学生在一起交流的时候,根本不讲英语,而是直接讲汉语,而且他们也是上课的时候,在和外国学生接触,下了课或者是没有事的时候,都呆在宿舍里。
这也直接导致了,虽然他们身在美国,可是好象依然生活在中国一样,不能接触到美国的文化,不能感受到美国的生活气息,这样的留学气氛,实在是十分尴尬的。而且也不利于他们求学。
尴尬景况之三:基础不好成绩不合格
并不是每一个出国留学的学生都是“好”学生,也并不是每一个出国留学的学生成绩都会顶呱呱,实际上,有许多中国学生因为利用种种手段或者是借家里有钱,而到美国留学。但是因为自己的成绩平平,或者是甚至很差,就导致了他在美国高校的求学并不顺利,常常功课会出现红灯。
这就是为什么有许多高校在招收中国学生的时候喜欢招收那么多人,而在放毕业证的时候,却有一些中国学生不能顺利取得毕业,而有的学生虽然勉强毕业了,却并没有学到真正的东西。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海归在平均质量上,不如以前那样的含金量高了。
其实这类学生并不是他们智商低,而是因为基础差,到了那边后,外加英语不适应,所以导致他们面对成绩不能合格的尴尬。有些学生因为课不合格过多,而导致被退学,也是有的。
尴尬景况之四:拉帮结派贫富不匀
中国的留学生,可以大致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一种是靠真才实学进去的孩子。有钱人家的孩子并不说全是学习不好的学生,也有学习好的学生。但是,相对来讲,有钱人家的孩子在其他方面的优势要比那些靠成绩而过生活的学生来讲,过得自如自在一些。
有钱人家的孩子,生活比较奢侈,接触的东西也自然是高其他学生一头的,但那些不那么土豪家庭的孩子,靠奖学金度日的学生,就不如他们这样自如自在了。
这两类学生在美国的校园里,其实常常是有矛盾的,他们也各自有各自的小团队。有钱人家的孩子看不上贫困人家孩子的寒酸样儿,而贫困人家的孩子却看不上有钱人家孩子的嚣张跋扈。在美国的学校里,面和心不和的也是有的。这虽然让美国的学生看不出来,但是中国学生彼此之间的尴尬还是会有的。
尴尬景况之五:特殊冷门专业被放虚
有许多学生可能真的是抱着自己的理想而去留学的,例如想学艺术的,或者是想学奢侈消费的中国学生,他们是有理想有抱负的。然而,中国大多数学生不是学金融,就是学IT,其他的专业似乎中国学生都不怎么热爱。这就让那些不学金融、IT的学生们情难以堪。
他们在若大的一间教室里,全是美国学生,只有自己一个中国学生孤立地坐在那里,和美国学生谈论艺术。而当和自己的中国朋友呆在一起需要聊的时候,你在谈你的艺术,他在聊他的经济,这种话不投机的尴尬,也会令人伤感。
其实对于中国学生不爱的专业,也不见得就是冷门专业,外国人喜欢学艺术,即使他们主修了某个专业,他们还是会去修一些例如与艺术有关的专业来陶冶自己的情操的。但是,奈何就业限制,选冷门专业的同学往往很是尴尬。
尴尬景况之六:恋爱不受欢迎
不管国内承认东方人在国外有多受欢迎,可是实际上有许多方面是误传。实际上,东方女性在国外受欢迎程度高,而东方男性因为文化差异而不被美国女性看好,当然除了那些对中国文化充满好感的女性除外。
当然,也有中国男性自身的原因,那就是不愿意找文化差异太大的国外女性。所以谈恋爱的,中国留学生谈恋爱的,多还是集中在找亚洲人,甚至只找中国留学生。这方面的尴尬,令许多中国留学生情难以堪。
许多中国留学生对于情感的处理也不是很理想,许多学生只把心思放在学业上,自然不能似情感为重点。这也是让国外的学生又爱又恨的一点,他们羡慕中国学生聪明,却又不喜欢他们的书呆子气。其实与国外的女孩子谈恋爱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彼此相互了解,即使不成了,增进友谊也是不错的选择。
尴尬景况之七:留学打工被同胞欺负
都说身在家门外,遇到老乡那是两眼泪汪汪。可是,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现在在美国的中国人多了,就算你不想碰到中国同胞,那也由不得你。
实事上,许多到美国的留学生因为经济的原因,不得不选择去打工。可是英语方面也不是太熟悉,自然会选择到中国人开的餐厅或者是其他行业的店里进行打工。大家都会觉得,都是中国人,自然会照顾些。
可是,你们错了。并不是因为都是中国人,中国人就会照顾中国人。那些店主们可能也是在美国呆久了,自然把自己当成是了美国人的一部分,所以,对于那些在他们店里打工的后生留学生们,也并不好。
在我们看来,好象他们不尽人情,不同胞,可是在他们看来,他们已经西化了,利益在前,自然还要讲究公平。这种同胞与同胞相处的尴尬是难免的。
尴尬景况之八:找工作遭歧视
都说,中国人一人是龙,三人是虫。这句话,可能国人不喜欢听,可是是事实。我们中国人不喜欢,也不善于合作,这是真的。但是,对于工作来讲,许多是讲究团队合作的。对于一些工作来讲,在讲究团队合作的时候那是必须的。
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有限,群众的力量才是无限的嘛。在找工作的时候,中国学生也遭到了尴尬。优秀的学生那没得说,中间半截的,也能讲究,一般低下的便成了打杂的了。当然,你如果遇到一个对种族没有歧视的企业自然是好事,可是当你遇到一个对亚洲人有偏见的公司的话,你可能受的气那就多了去了。唉,真是没有办法的事啊。
尴尬景况之九:遇旅游同胞恶习尴尬
这个讲起来可能有点儿损有些恶习的有钱人,可是这个不得不讲。对于在国外学习的中国学生来讲,大部分在心理和生活习惯上已经被美化了。也就是说,他们正在努力地接受美国人的价值观和环境观,以及人生态度。因此,他们身上,自带的那些不良的习惯,可能也在逐渐的生活中被磨掉了。
但是,当中国留学生在国外遇到去旅游的中国同胞的时候,就会发生许多尴尬。他们不再看得习惯国人的那些坏习惯,例如乱丢垃圾,大声讲话等等。当他们好心上去劝说的时候,被称之为喝了几滴洋墨水,就不知道姓啥名啥了。
其实出国旅游就是代表了国家,就要给国家争光,而不是因为有几个钱,就可以这样给祖国抹黑,实在是不该。因此,同胞与同胞之间习惯上的尴尬,也不得不让我们看到,矛盾无处不在,人民间的矛盾可以转化到国外去。
尴尬景况之十:回国不知如何生活
当一切都安排好了,我们便要回国了,毕竟学业成了,就得回报祖国。可是当我们下了飞机,看到了拥挤的人群后,才惊觉,压力扑面而来。回到了家里,突然发现,吃不习惯自己家里的饭了,突然忘记了如何洗脸刷牙洗澡,突然不知道如何和人讲话了,一开口就卡住……
这种情况,是那些刚从国外回来的学生必面对到的。但是也不必担心,过不了多久,你便会重新找回习惯的。这种尴尬,也不是什么尴尬,毕竟回到了祖国的环抱,她是爱我们的,我们更爱她。不是吗?
二、美国留学:中国留学生到底缺啥
做一个项目通常需要:
(1)学生针对某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2)在小组中报告研究结果,确定项目的中心选题,讨论研究结果中有用和无用的资讯
(3)分头负责每一个人要负责的方面,以统一的格式写出报告
(4)小组集体修改每一个人的报告,以符合全组的项目的要求
(5)向全班报告项目的结果
而中国留学生在面对小组“项目”的时候,最怕下面几样东西:
1. 没有小组
因为文化和语言的关系,很多来自国内的留学生无法很快跟美国同学融成一片,当需要组成小组来完成一个项目的时候,美国同学因为对他们不了解,不敢邀请他们进项目小组。
2. 不会当领导
有些中国学生本来基础知识很扎实,完成项目所需要的知识是足够的,完全应该起到项目组织者的作用。可是,因为中国学生从来没有这样当领导的经验,经常会让另外一个相关知识没有那么扎实的美国同学当了小组领导,有时候整个项目会因此走很大的弯路。
3. 缺乏个人意见的交流和协调能力
美国学生从小训练对观点的评估,美国教育视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式之一。因此,对所有观点,美国学生基本都能以客观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方可以有不同于自己的观点,但并不妨碍私下是极好的朋友。然而,中国学生对于“面子”看得比较重,假如两人私交甚好,有不同观点就不好意思说出来,怕“得罪”对方。结果,反而会导致小组项目缺少了重要的观点。另外,也有的中国学生害怕自己的观点不“成熟”,不敢说。而协调不同的观点,让大家在一个平衡点上取得一致意见的能力,中国学生更是大部分都不具备的,因为在国内可能从来都没有这样的机会。
美国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要自己组织学生会。想当学生会干部的学生要自己组织竞选,自己拉票,参加辩论。到了中学,还要学会跟对手谈判以获得最大利益(比如,“今年我动员我的支持者让你当文娱委员,你不要阻碍我竞选学区的学生委员,好吗?”)。这就是“领导能力”的一种。而美国的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领导能力”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量。而中国学生对这种“能力”,可能是闻所未闻的。体现在小组合作“项目”的组织能力上,就远远落后于美国同学了。
文中提到“第五种自由,成为最佳的自由”——连花儿都懂得努力的开,连鸟儿都懂得努力的唱,人类怎么不应享受追求最佳的自由呢,可是就我的成长经历,成为最佳,却背负着。。。。。相信很多人有类似我的经历,今天的我早已经放弃了第五种自由,今天看了这本书,我顿豁了,我明白了该如何鼓励孩子去绽放自己,任何情形下,不懊丧,不畏缩,拼出生命中的全部力气紧紧抓住第五种自由,这不是别人给予的恩赐,它是上帝在婴儿来到人间发出第一声响亮的啼哭之后,颁发的特别护照,揣着它上路吧,眼睛礼赞着他人创造的最佳,心中呼唤着自己成为最佳,努力开放的花儿与你作伴,不懈鸣啭的画眉与你同行!更重要的是,应该懂得为周围有一些比自己优秀的人而感到无比幸运,正是这些人一点点榨取智慧的浆果,用更高的飞翔指示蓝天的所在,带动展翅的梦想,有了更多的人懂得享有第五种自由,你的人生品质才能得到提升,你沉睡的才能才会被吵醒。
感谢上苍,感谢这本书的作者,更感谢送来这本书的喆妈,唤醒我对第五种自由的追求,相信我的人生品质会更好!沉睡的我渐渐苏醒!更感谢你,我的孩子,正是你的存在,使我开始了重新的主动学习,开始了新的人生!有了你以后,我学会了感恩,希望你也同样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成为一个和我一样,或者比我更懂得感恩,更幸福的人,并让爱你的人感到幸福!
“没有受过侵扰的尊严,没有受过轻慢的心灵,内心恪守的秩序自然外化后无须呵责的行为”,如果说这是种幸福的话,这正是我所追求的,相信每一位妈妈都愿意为自己的孩子追寻这样的天空,也是抱着这样的初衷,我给孩子选择了外教学习,选择了disney,短短的接触我还不能说自己的选择就是正确的,毕竟偶们的大环境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但我也相信,每一位父母,每一位爷爷奶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中国的孩子也会长着“一张没有受过欺负的脸”!如果说一定要为优秀贴上标签,不优秀就没有标签,孩子幼儿园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楼梯的小脚丫,何不让我们把它看做去追求成为最佳,从他律到自律!任何事情从感恩的心去思考,我们也可以看到事情美好的一面,当然另一方面,我们要正视这些司空见惯的问题,不要忽视它!感谢上苍,现在在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开始行动起来!也希望本书的作者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唤醒更多的人!
同时被唤醒的还有“中国式”的“母鸡的爱”,在母亲的眼里孩子永远是长不大的宝贝,我也和书中写的一样用“母鸡的爱”精心呵护着自己的雏鸡,时刻惦念着吃、喝,冷、热,不给予孩子亲近痛苦的机会,残忍地剥夺了孩子挨饿的权利、忍渴的权利、受冻的权利、耐热的权利,还毫不脸红地把这唤做“爱”。书中唤醒了我这位“中国妈妈”,提醒我不要过度操心、不肯放手、凡事包办,我要牢记:在我茫然无助的时候,身边有个很好的分担者,实际上我3岁的女儿也一直在这样默默的做着,在不知不觉中,她在分担中深刻,在分担中成熟!在力所能及的事物中,我还需努力,请女儿帮我分担更多,我还告诉她,她能分担这些,我很为她骄傲!“感谢上苍创造了为每一个人羽翼,创造了飞!衷心的祝福每一朵花都有人悉心看护,每一朵胜放的花都拥有不破损的理由!”最后请让我引用书中的这段文字结尾,因为它道出了我的心声!中国学生缺什么,缺创造、缺激情、缺发展、缺快乐。。。。。。这何尝又不是我们所缺的,让我们一起去弥补自己的空缺的吧,同时为孩子为自己营造一份更美好的天空!
三、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留学生是什么样的
David是一名来自美国纽约大学的学生,他的舍友是一位中国男生。“他刚来的时候跟我说了句"Hallo",而当我们的下一次说话,就已经是三天以后了。”
在和这位中国舍友相处了一段时间后,David觉得,他是一个比较安静的人。他们的宿舍是两人一间,而David由于是纽约本地人,因此在学校的朋友会比较多,他经常都是早出晚归的,再回来后就经常发现,舍友是坐在椅子上看电脑,又或者躺在床上玩手机。
“Terry Zhang(舍友)比较喜欢待在宿舍里,当然他有时也会去图书馆。似乎有几个和他已经来这边读书的朋友,平时吃饭,都是他们几个在一起。”David说他一开始尝试去跟Zhang进行交流,但效果并不是特别的好。
“我得承认我对中国文化并不是特别感兴趣,所以不会去问他太多关于他们国家或者民族的问题,但我一开始有问他一些来这边的感受,以及他对纽约的了解程度之类的,如果他愿意,我可以带他去曼哈顿逛逛,因为我是本地人嘛。不过遗憾的是,好像他对我们这里的东西也不太感冒。”
总体来说,David与Zhang的相处还是波澜不惊的,两人之间并不会有什么摩擦或者矛盾,当然,作为舍友,一个学期说话的次数可能只有几十句,这让喜欢交朋友的David来说觉得有些难以理解。
“我希望他能多跟我们说说话,因为毕竟他是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融入。比如通过“6.6留学日”这样的活动。他现在都来这里一个学期了,朋友圈还是最早的那几个中国人,当然现在路上碰到的时候,他会跟我们这几个比较脸熟的人打招呼了。”
二、读书十分用功
国内许多人以为,留学生在海外就是吃喝玩乐,到处旅游。其实不然,如果说以学习上的刻苦来排名,中国留学生一定是名列前茅的。
就读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会计与金融专业的Lansbury就说道,在图书馆挑灯夜战的大部分都是中国学生。“他们通常都会在那里呆到很晚,有的甚至就一晚都睡在图书馆。”
不过Lansbury也表示,学习的刻苦程度与成绩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我好几位中国的同学的成绩都算不错,但这么说吧,考虑到他们几乎一天24小时都在学习,我认为这个成绩还是低了些。”
Lansbury说他自己的成绩就属于中等那种,当然他也承认自己也不愿意把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放在学习上。“我觉得读书就是一种娱乐,出去喝酒、看球也是一种娱乐,二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碰到好玩的我就会去钻研一下。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中国同学都有着毕业的压力,加上语言不占优势,可能在科目上的付出会相对多一些吧。”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从Lansbury的观察来看,他发觉中国学生不是很喜欢参与课堂上的互动,尤其是回答问题,不过让他们写出来,效果就不一样了。
“你知道吗?我觉得他们的口语跟书写简直是天壤之别,面对一个问题,他们可能会支支吾吾半天憋不出一句话,但只要是动笔写,就毫不拖泥带水,并且你看完后会觉得表达跟修辞都十分流畅。”
“有时候我在想,他们为什么不能把写的给说出来?” Lansbury的疑惑同时也是许多英国学生的疑惑,在说和写之间,他们往往更喜欢前者。
三、非中餐不吃
有一个笑话说,中国人走到哪里都带着一口锅,怕吃不惯那里的食物,好自己动手做饭吃。一是不喜欢吃西餐,二是节约,不仅仅是中国留学生喜欢自己做饭,中国人在海外都喜欢自己做饭。
Emily有许多中国朋友,她和他们相处的也很愉快,但唯一的矛盾就在于——吃。
“我发觉中国人真的很难改变自己的口味。”每次一谈到她的中国朋友,Emily就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的餐厅是有提供早餐的,当然都是典型的英式早餐,番茄、蘑菇、鸡蛋还有培根。有一次,我鼓励我隔壁的中国女生也去试一次英国早餐,结果之后她痛苦地跟我说,再也不会有第二次了。”
好在Emily的学校宿舍配有厨房,因此中国学生大都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她们真的好喜欢做菜,而且一做就能做出四五盘来,搞得整层楼都能闻到油烟的味道。”
虽然如此,但Emily也表示,中国菜确实非常好吃。“哈哈,有一次她们邀请我去吃饭,那是我第一次用筷子,虽然很吃力,但不得不说的是,真的非常非常好吃。怎么形容呢?就是我感觉,中国菜有很多种香味,而英国菜只有一两种味道。”
“当然我还是很难理解她们来到一个新的国家,就是不愿意去尝试当地的食物。我有时跟她们说,你们请我吃中餐我都欣然接受了,那我请你们吃西餐怎么就这么困难呢?” 说到这里,Emily不禁大笑起来。
“你知道她们怎么回答我的吗?她们说,这根本不公平,因为中国菜好吃太多了。” Emily现在也常常去中国同学那里蹭饭吃,她说中国菜确实要比英国菜精致许多,但她也认为,英国菜也没有难吃到难以下咽的地步。
从这几位外国学生的反应可以看出,中国留学生的形象正在慢慢转变,当然一些固存的标签依然还在。无论是David、Lansbury还是Emily,他们眼中的中国留学生有自身的优势,但也有所不足,最大的问题还是无法轻易融入当地的社交环境。这需要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外界的引导。
由学无国界myOffer倡导的“6.6留学日”就意在改变这一现象。无论是他们推出的留学六大礼包,还是线上留学生学霸分享会,还是即将迎来的全球留学生权益保护联盟、留学生心理热线,他们希望通过专业的服务与庞大的资源,帮助留学生更好地去融入异国他乡的生活环境。
四、中国到国外的留学生有多少
五、美国有多少中国留学生
二十七万,这数字还真不小,这还不包括 在内。
结语:亲爱的准留学生们,以上便是环俄小编为您整理的《为什么中国留学生生活在一个尴尬的群体里》一文,感谢您的阅读。若您仍然没有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请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顾问获取最专业、最准确的一对一答疑咨询,不仅可以为您节省宝贵的时间,也能有效避免因遗漏信息而与心仪的高校失之交臂,环俄留学祝您留学事宜一切顺利!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为什么中国留学生生活在一个尴尬的群体里》,网页地址(https://www.huane.net/zhidao/83772),素材来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请发邮件至info@huane.net,我们将第一时间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
全文导读本文共收集了《1. 西华大学是211吗》、《2. 高
| 浏览 9273 2021-09-27
-
全文导读本文共收集了《1. 单招退档后还可以参加第二次单招吗
| 浏览 9074 2021-09-27
-
全文导读本文共收集了《1. 中专可以申请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吗》
| 浏览 9155 2021-09-27
-
全文导读本文共收集了《1. 去匈牙利留学需要的条件》、《2.
| 浏览 9534 2021-09-27
-
全文导读本文共收集了《1. 莫斯科国立大学本科毕业回国认证是
| 浏览 9453 2021-09-27
-
全文导读本文共收集了《1. 乌拉尔联邦大学有哪些专业》、《2
| 浏览 9131 2021-09-27
-
一、哪些国家的中国留学生最多根据最新的统计资料,中国是世界上
| 浏览 696 2019-12-13
-
一、在英国留学英国本地学生会对中国留学生友好吗?人与人之间在
| 浏览 575 2019-12-13
-
一、留学生与国内学生有哪些区别拒绝价值观和道德绑架没有深切接
| 浏览 695 2019-12-13
-
一、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生活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美国高中留学注意事
| 浏览 377 2019-12-13
-
一、中国第一个海外留学生是谁容闳(1828.11.17-19
| 浏览 2896 2019-12-13
-
一、美国教授怎么评价中国的留学生1、美国高校普遍缺理工类硕博
| 浏览 642 201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