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留学申请的条件有哪些?

波兰留学申请的条件有哪些?,一、波兰留学申请的条件有哪些?本科:具有我国承认的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部分专业需要英语成绩;硕士:具有我国承认的大学毕业或同等学历,学士学位。需要英语成绩 注:修英语授课课程,如无语言成绩,须经过校方测试,未达到语言要求者,校方将根据测试水平安排英语培训,达到相应语言要求的学生方可进入正式课程(语言达到要求为:雅思5

本文标题:波兰留学申请的条件有哪些?,在当今社会,留学已经成为了大家深造的首选方式。无论是本科生、硕博研究生,甚至是中小学生,都想尽早地接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留学教育,其中很多同学十分关注“波兰留学申请的条件有哪些?”相关的问题,为此环俄小编整理了《波兰留学申请的条件有哪些?》,欢迎您阅读!若有任何疑问,欢迎您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顾问,我们会为您进行专业的1对1答疑!

一、波兰留学申请的条件有哪些?

本科:具有我国承认的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部分专业需要英语成绩;硕士:具有我国承认的大学毕业或同等学历,学士学位。需要英语成绩 注:修英语授课课程,如无语言成绩,须经过校方测试,未达到语言要求者,校方将根据测试水平安排英语培训,达到相应语言要求的学生方可进入正式课程(语言达到要求为:雅思5.5托福550)东方国际的波兰留学申请的成功率挺高的

二、为什么英语是世界通用的语言?

1、简单易学

英语中有26个英文字母,单词是由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的,比较方便记忆。

2、使用率高

数据表明,全球范围内约有3亿个网站以英语为主要传播语言。

3、国际通用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通过国内英语培训机构的火热看出来,这么多年以来,英语类的培训机构仍旧处在增长的态势。

4、历史原因

从历史的角度而言,英语的流传是因为英美两国在历史上的地位很难被其他国家所取代,中国的近代发展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要走。

5、受众广泛

根据维基百科对于全球范围内出版书籍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世界范围内,书籍出版最多的英语类书籍,不仅仅是在英美等国,印度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很大一部分也是用用于出版书籍的。

6、地位强势

二战以后,英美国家的崛起,在全球范围内掠夺了大量的资源,也就使得很多国家的地位削减,这个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取代,也着急不得。英语语言的强势出现是因为美国的强悍,也是美式英语取代英式英语的主要原因之一,英国的发展目前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

7、国际传播

英语得以迅速发展与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300年前,英语只是非常小众的语言,但是到了1500的时候现代英语的发展形势才基本成形,无论从单词多寡,到单词的发音,已经形成了基本的体系,而到了19世纪以后的时候,这个语言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优势。

现在的基本情况是,因为美国在二战以后取得的胜利,逐渐取代了英国的霸主地位。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的传播在载体上存在差异,前者靠媒体的宣传而非政治引导,所以,美式英语能够在短时间内取代英式英语的发展。

8、贸易优势

长时间,英美的贸易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大面积流通,在随之美元的强势交易地位,让世界各地的商人们不得不采取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沟通和交流,就如同“世界语”的流行是因为欧洲地区某一些商贩之间的沟通更加简便一样,任何一种语言的形成都有其历史的奠基一样,英语的流行也不排除。

9、经济地位

长时间,英美国家的领先地位伴随着的是他们的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以传播,从可口可乐到肯德基,从麦当劳到圣诞节,无不受到美国经济的影响,始终在以一种“强势入驻”的方式“流入”世界各地,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其经济的地位不可取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恐怕也就是这个意思。

10、地球村与全球化

苹果的盛行是因为其“品牌渲染”形成的一样,在概念上先人一步,这是美国的聪明之处,总是在“概念”方面取得地位。

1、由于英国在世界各地有过许多殖民地,在现代,英语在许多国家与地区,都是通用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

2、由于使用英语的两个主要国家——英国与美国,先后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之故,并在商业、学术领域具较大影响力,在科技方面的突出贡献和领先地位,而且英文相当易学,因此许多人都将英语做为一种外语或第二语言,把英语作为外国语使用的人约3-5亿。

扩展资料:

1、英语在下列国家和地区是第一语言: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巴哈马、爱尔兰、巴巴多斯、百慕大、圭亚那、牙买加、新西兰、圣基茨和尼维斯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目前世界上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母语、本国语)人口约有3亿。

2、英语在下列国家和地区中是通用语言,这些国家地区包括中国香港(连同粤语)、加拿大(连同法语)、多米尼克、圣路西亚和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连同法语)、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爱尔兰(连同爱尔兰语)、利比里亚(连同非洲语言)

新加坡(连同华语和马来语)、马来西亚(连同华语和马来语)和南非(连同南非荷兰语和其他非洲语言)。作为第二语言(即不是母语,但为所在国的共通语)使用的人口约有2.5亿。

3、英语是下列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语言(之一),但不是本地语言和共通语言:斐济、加纳、冈比亚、印度、基里巴斯、莱索托、肯尼亚、纳米比亚、尼日利亚、马耳他、马绍尔群岛、巴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所罗门群岛、萨摩亚群岛、塞拉利昂、斯威士兰、博茨瓦纳、坦桑尼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1、由于英国在世界各地有过许多殖民地,在现代,英语在许多国家与地区,都是通用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

2、由于使用英语的两个主要国家——英国与美国,先后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之故,并在商业、学术领域具较大影响力,在科技方面的突出贡献和领先地位,而且英文相当易学,因此许多人都将英语做为一种外语或第二语言,把英语作为外国语使用的人约3-5亿。

3、公元1066年,割据法兰西王国西北部的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征服英格兰王国,成为英格兰国王,所有的英国贵族也都换成法国人,并且和法国本土的贵族通婚。诺曼征服的三百余年间,英格兰王国的君主与贵族都讲法语,教士们则习用拉丁语,中古英语。1500年左右,中古英语演变成为近代英语。

扩展资料

地理分布

由于英国过去在世界各地有许多殖民地的缘故,因此在现代,英语在许多国家与地区,都是通用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

英语在下列国家和地区是第一语言:

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巴哈马、爱尔兰、巴巴多斯、百慕大、圭亚那、牙买加、新西兰、圣基茨和尼维斯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21世纪世界上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本族语)的人口约有5亿。英语在下列国家和地区中是通用语言,这些国家和地区包括加拿大、多米尼克、圣路西亚和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爱尔兰(连同爱尔兰语)、利比里亚(连同非洲语言)和南非(连同南非荷兰语和其他非洲语言)。

作为第二语言(即不是母语,但为所在国通用语)使用的人口约有10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英语

因为英语通过英国的殖民活动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由于英国过去在世界各地有许多殖民地的缘故,因此在现代,英语在许多国家与地区,都是通用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在19至20世纪,英国以及美国在文化、经济、军事、政治和科学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使得英语成为一种国际语言。如今,许多国际场合都使用英语做为沟通媒介。

公元1066年,割据法兰西王国西北部的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征服英格兰王国,成为英格兰国王,所有的英国贵族也都换成法国人,并且和法国本土的贵族通婚。诺曼征服的三百余年间,英格兰王国的君主与贵族都讲法语,教士们则习用拉丁语,中古英语。1500年左右,中古英语演变成为近代英语。

扩展资料:

英语的分布情况:

①英语在下列国家和地区是第一语言: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巴哈马、爱尔兰、巴巴多斯、百慕大、圭亚那、牙买加、新西兰、圣基茨和尼维斯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21世纪世界上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本族语)的人口约有5亿。

②英语在下列国家和地区中是通用语言,这些国家和地区包括加拿大、多米尼克、圣路西亚和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爱尔兰(连同爱尔兰语)、利比里亚(连同非洲语言)和南非(连同南非荷兰语和其他非洲语言)。作为第二语言(即不是母语,但为所在国通用语)使用的人口约有10亿。

③英语是下列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语言(之一),但不是本地语言和通用语言:斐济、加纳、冈比亚、印度、基里巴斯、莱索托、肯尼亚、纳米比亚、尼日利亚、马耳他、马绍尔群岛、巴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所罗门群岛、萨摩亚群岛、塞拉利昂、斯威士兰、博茨瓦纳、坦桑尼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英语

一百多年前,一位波兰人以超人的智慧和满腔热情发明了超越民族界线的世界通用语言—世界语,希望世界上的各民族将来使用同一种语言,促进各民族的文化和经济交流,消除民族间的猜疑和敌意,实现和保持地球上各善良民族渴望的和平。一百多年过去了,世界语没有成为世界通用的语言,甚至被人遗忘。与此形成对照,一个曾经是民族国家的语言的英语却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使用,在国际间的经济,文化,学术,军事和政治交流中成为通用的语言。在今天,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有十余个,它们是: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几个加勒比国家。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超过七十个,其中包括尼日利亚,加纳,印度和新加坡。这个数字目前还在增加。如1996年,卢旺达宣布给予英语国家官方语言地位。在各国的外语教学中,英语享有的优先地位超过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和汉语。在100多个国家,英语被列为外语教学中的第一外语。还有更多的国家准备将英语列为外语教学中的第一外语。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例子是,1996年,曾为法国殖民地的阿尔及利亚开始用英语取代法语作为外语教学中的第一外语。据有人统计,90年代后期世界上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即12至15亿人能讲流利的英语或能熟练使用英语。这个数字超过了中国11亿能使用汉语的人口数字。现在,在世界五大洲均有讲英语的国家和人民。在国际交往中,英语的地位更是其他国家的语言望尘末及的。英语正在成为或已经成为世界通用的语言。

一,历史上的英国殖 义与语言扩张

从历史根源上说,世界上出现若干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与早期英国殖 义的扩张有关。当时(16世纪)英国人向海外殖民,建立若干殖民地。随着殖民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殖民地的人民开始形成本土意识,最后宣布独立或建立自治政府,成为独立或半独立的国家。于是,英语成为若干国家的官方语言以及那些国家的人民的母语。英语开始带有某种国际语言的色彩。这种情况和欧洲中世纪前期拉丁语的某些特点相似。古罗马时期罗马人向外扩张,把拉丁语带到欧洲许多地方。后来欧洲封建王国纷纷崛起时,拉丁语成为欧洲的国际语言。这种“语言的扩张”情况也在西班牙语的海外扩张中得到验证。15世纪,西班牙人在拉美建立殖民地,西班牙语在当地取得统治地位。拉美国家独立后,西班牙语成为拉美国家(巴西除外)间通用的语言。但是,和上述两种语言不同的是,英国殖 义者向外扩张的范围更加广泛。就象英国建立了当时的所谓“日不落帝国”一样,英语也被称为“日不落语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确立英语在本国的官方语言地位。这些国家中的大部分历史上曾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语已经被殖 义者自上而下地灌输给当地的人民,特别是当地的上层人士和亲英阶层。这就为那些国家独立后确立英语的官方语言地位准备了部分条件。

今天,世界上能讲流利英语的人数和能讲流利汉语的人数几乎不相上下。但是,确定国际语言地位的标准不单单是或者根本不是能讲这种语言的人数。罗马帝国鼎盛时期,拉丁语是罗马帝国各地通用的语言。但不是因为罗马人比被他们统治的民族的人数更多,而是因为罗马人在军事上和政治上更强大。罗马帝国衰落后,教育界将拉丁语当作国际语言来使用。这种局面延续了一千年。同理,如果不是英国拥有一度强大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把英语和英国文化输出到其他国家,英语就不可能获得现在的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正象一位英国的语言学专家承认的:语言不能独立存在。语言只存在于使用者的大脑里,嘴巴里,耳朵里,手中和眼睛里。使用的人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成功,他们的语言跟着获得成功。他们的使用者失败了,语言也跟着失败。

在古代历史上,推动一个民族的语言在国际间扩张的主要因素与其说是各地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所致,还不如说是物质文明发展不平衡所致。二千多年前,中东地区的国际交流语言是希腊语,建立这种希腊语霸权的与其说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智慧,倒不如说是亚力山大大帝统率的军队挥动着的剑与矛。为什么拉丁语曾在欧洲各地使用?原因在于罗马帝国的军团。公元八世纪,摩尔人的军队一手挥舞刀剑,一手捧着古兰经,将阿拉伯语带到北非和中东。后来,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法国人又借助武力将他们的语言扩张到非洲,美洲和远东。他们的这些语言是跟着手持刀枪的士兵和极富冒险精神的水手的足迹扩张到世界各地的。

历史上,一个民族的文化和语言可能在地缘上实现扩张,也可能发生收缩。军事扩张和商品贸易导致文化和语言在地缘上的扩张在历史上屡见不鲜。通过陆路和海路进行军事扩张和商品贸易实现语言的扩张是两种基本形式。但往往是发展航海通过海路进行扩张和商品贸易的民族将自己的文化和语言输出到世界更遥远的地方。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托因比在他所著的《历史研究》一书中说,航海的民族更易于将自己的语言带到他们立足的任何海洋彼岸。古希腊航海家把希腊语传播到地中海沿岸各地。马莱人水手凭借勇猛将马莱语扩散到从马达加斯加到菲律宾的广大地区。在太平洋上,从菲济至新西兰和夏威夷的原住民讲波利尼西亚语。波利尼西亚语通过木舟传播。同样,统治海洋的不列颠把英语推向了全世界。

二,英语的文化影响与英语的国际地位

英语不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国际语言地位的语言。从中世纪至近代初期,凝聚古代人智慧的拉丁语曾是欧洲的国际语言。但是那时英语的民族语言意识已开始萌芽。英国的教育家RichardMulcaster曾说:我热爱罗马,但更爱伦敦。我对意大利有好感,但更喜欢英格兰。我崇尚拉丁语,但我为英语祈祷。随着英国文学事业的发展,英语的语言地位在国际间有所上升。自文艺复兴时期起,英国的文学和艺术创作日益繁荣。以莎氏比亚为代表的英国文学巨匠们不仅对英国的文学事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而且影响了整个世界。英国人向海外殖民又将英语传播到世界各地,海外的土住居民开始接触英语。越来越多的居住在英国以外的外国人开始学习英语。1765年,英国的语言学家JohnWallis在编写《英语语法》一书时就明确指出,“外国人对学英语有很大渴求,他们希望能够读懂用我们的语言编写的各种重要著作”。又说,“英语版本的各种文学作品很多,可以毫不吹嘘地说,任何有价值的知识载体(书)没有英语版本是极其罕见的”。1767年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写作的年代法语还被公认为国际间外交用语,但他到北美立即发现英语将来获得成功的关键:“让法语在目前的情况下高奏凯歌四处扩散吧。我们正在美洲站稳脚根……这可使英语的使用更稳定,更持久”。这个看法也是当时一些美国人的看法。1780年,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在向国会提出的一项政策建议时宣布:“英语注定要在今后几个世纪成为比过去的拉丁语和现在的法语更加通用的语言。这个理由不言自明。因为美洲的人口正在增加,他们与所有的民族保有广泛的接触和通讯联系,加上英国在世界上的或多或少的影响,将使他们的语言被人们广为使用…”事实也是如此。1850年代,世界上说英语的人口是6,000万。1990年代,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已经超过4亿5千万。

在殖 义时代,英国(后来也包括美国)有计划或无计划地向世界各地输出其英语文化。传播英国语言,文化,价值观念和宗教思想的传教士总是走在殖 义者的前面。英国殖民大帝国的鼎盛时期,其统治的领土约站世界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其子民约为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但大部分子民是不懂英文和未经英国文化洗礼的云云众生。于是,英国在各殖民地,特别是在亚洲和非洲,开办了许多免费的教授英语的学校。对拔尖的学生发放奖学金。英美的传教士也在当地建教会学校。教授的课程之一是英语。这一举动显示了殖 义主义者采取的不同于刀剑和枪炮的另一种征服手段。殖 义时代结束以后,向先进的民族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文化方面追赶发达国家的重要途径。英语教学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仍方兴未艾。每年有大批来自英语国家的人士到非英语的发展中国家去孜孜不倦地教授英语。由于大量的科学文献和人文著作是用英文写成的,甚至非英语的发达国家在大学里也用英语进行教学。例如,1960年以后,荷兰开始在大学里用英语进行教学。理由是,既然大学毕业生将来从事研究工作须接触英语,不如在大学学习阶段就开始使用英语。欧洲非英语国家每年接受许多外国留学留学生,它们发现用英语授课似乎更加方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到20世纪上半叶,英国和美国已是世界重要的文化产品生产国。所生产的文化产品如同以英语为媒体的不计其数的文化使者把英语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特别是电的发明改变了人类娱乐活动的发展方向。电影事业的发展使英语的传播与影片的欣赏结合起来。英语开始借助现代艺术手段走向全球。电影事业,包括电影的艺术创作和商业性开发,起源于欧洲,主要是英国和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的电影事业受到影响。大西洋彼岸的美国迅速在世界制片行业赶超欧洲。从1915年起,好莱钨的制片公司和影片制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20年代末期,英语便在电影制片使用的各种语言中占据主流地位。据19 33年首次出版的一本电影百科全书(The Picturegoer‘s Who’s Who and En- cyclopaedia of the Screen Today)介绍,所列44家影片制作室中,32家是美国或英国的,其余的为德国人和法国人拥有。在所列的2,466位电影艺术家中,只有85位不使用英语拍片。340位导演中,318位在工作中使用英语。从那时起至今天,在电影评奖活动中,一般使用英语。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甚至占有了世界电影市场约85%的市场份额。美国制作的影片绝大多数是英语片。

欧洲的古典音乐很有魅力。但起源于美国的流行音乐在大众中和各个国家的影响更广泛。许多人在欣赏流行歌曲的同时学会了英语的发音,认识了简单的英语。美国人发明的唱机和磁带录音机在传播英语填词的歌曲方面功不可没。许多英语流行歌曲被灌制成唱片和录制成磁带及CD光盘销往世界各地。非英语国家的歌手要使自己演唱的歌曲获得国外的听众常常用英语演唱。非英语国家的青年甚至视演唱或聆听英语流行歌曲为时髦。根据1990年出版的企鹅流行音乐百科全书,该书收录的557家各国流行音乐团体中有549家使用英语演唱。还有英语轻歌剧的发展和英语肥皂剧的诞生也帮助了英语的普及。

三,英美国家经济技术的影响力将英语置于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

19世纪初,英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工业国和贸易国。在此之前的1700年至18 00年,英国的人口不仅由5百万增加到1千多万,而且其每年2%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也属举世无双。工业革命的大部分发明来自英国。英国人发明了蒸汽机。新材料的开发,大量制造业生产设备和新型运输工具都最先在英国出现。英国的发明家詹姆斯·瓦特等人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经济和技术的最先发展对英语的影响极为深远。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最先使英语词汇中增添了数以万计的新词汇。非英语国家的人民要了解这些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必须学习英语,而且要学好英语。否则,他们可能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重复英国人的发明创造。据说反法战争(1792——1815年)结束后,欧洲大陆来英国的参观访问团络绎不绝。许多英国工人到国外教授工业生产的新方法还发了一笔小财。同时,他们是传播英语的使者。

19世纪末,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美国人的技术发明开始和欧洲人竞争。象本杰明·佛兰克林,托马斯·爱迪生,罗伯特·富尔顿这样的载入史册的发明家在新旧大陆都很著名。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的约15 0年中,约一半的科学技术文献是用英文写作的。有些技术发明甚至直接推动英语文献出版事业的发展。用蒸汽作动力使印刷发生革命。采用了高速旋转印刷和新的自动排字方法。它们使用英语写成的出版物,如技术手册,教科书,专业和通俗期刊杂志,广告等,大量涌现。科学技术的发明促进了通讯和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铁路的建设使英文报纸的发行量大增。出现了象威廉·鲁道夫·赫斯特这样的英文报业巨头。当世界各地的人们阅读上述发行量大增的印刷物时,英文就比法文,德文,俄文等抢先一步获得更大的影响力。人类第一个无线广播电台开播时也是用英语进行广播的。同时,由于英美国家在航海和航空运输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在国际海事救助和航空管制方面各国也开始按英美国家的安全和技术标准统一使用英语。使用同一种语言有助于增进航海航空安全。

我们在前面说过,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等也是国际性语言。但是为什么英语在诸多国际语言中脱颖而出成为最主要的世界通用语言呢?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英美等国的经济快速成长是个重要因素。在技术发明和资本集中的推动下,英国和美国的经济先后扮演了世界经济火车头的角色。生产资本的集中又发展成金融资本的集中。到20世纪初,伦敦和纽约已是世界金融中心和最主要的投资市场。在那个时代,银行业发展最快的是德国,英国和美国。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德国经济遭受重创。1914年,英国和美国两国在国外的投资超过45亿英镑,这个数目是当时法国在国外投资额的3倍,德国在国外投资额的4倍。英美等英语国家与海外的商业联系最为广泛。英国和美国始终以奉行自由贸易政策而著称。英语首先成为奔波于全球各地的商人和投资人的通用语言。任何国家的企业主和商人要和国际银行界打交道必须会英语。英语成为国际商界用语占支配地位的语言。1898年,有一位记者问俾斯麦他认为什么是现代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这位当时的德国宰相说:北美洲的人民说英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电子计算机和信息工业是在讲英语的美国首先发展起来的。互联网的出现为信息和通讯工业带来一场革命。世界确如加拿大传媒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描绘的那样变成一个地球村。说英语的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先声夺人,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开发上走在世界前列。由于这三个国家均使用英语,加强了三国间的信息交流,终于使英语成为互联网上的通用语言和使用最频繁的语言。今天,任何国家,机构和个人要从互联网上获取丰富和大量的信息,懂英语是个基本条件。掌握英语意味着掌握了打开互联网信息和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美国,加拿大和英国这三个国家实际上支配了世界的信息高速公路。这三个国家的个人,企业和其他用户使用的带宽占世界各国使用的带宽的43.3%现在的形势是,互联网上存储的信息中有80%是英文信息。互联网再次使英语进一步普及,再次巩固了英语在国际语言中的支配地位。

四,英美国家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与英语的支配地位

今天,英语是各国处理国际事务进行交往的重要语言工具。二百多年前,预见到未来经济文化生活的国际化,近代德国的哲学家莱布尼茨早就颇亚有洞见地指出,各国互相交往时需要使用一个普天下通用的语言(universal language)进行交流。另一方面,美国和英国在国际事物中的支配地位又使英语成为有支配地位的语言。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是上述两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语言学家考察不同民族之间交往的行为时发现,说不同语言的民族在交往时总是使用一种不同于母语的通用语言。例如在非洲西部,一些部落之间使用一种加杂着土语的英语互相交流。这一点有些类似中国说不同地方方言的人互相交流使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一样。斯瓦希利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法语,英语和葡萄牙语在局部地区扮演过这个通用语言角色。但是在整个世界范围进行交往时,需要一个使用更广泛的国际通用语言。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立了联合国,建立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等组织。人类第一次实现说如此众多不同语言的国家代表聚集一堂。需要一个互通的语言。英语填补了这个真空。甚至在不以英语为母语的地区性国际组织中,也使用英语。例如,东南亚国家联盟出于使用中立的语言的目的或方便规定开会使用英语。在讲阿拉伯语的或西班牙语的地区国际组织中,也把英语当作第一通用语言。一项调查表明,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组织中有90%的组织开会时完全使用英语。大多数国际科学组织和体育组织选择英语为通用语言。在欧洲联盟中,英语已成为各种成员国语言互译中的二级传译语言。欧洲联盟成员国提交的各种文件要在各成员国语言之间互译,如希腊语翻译成丹麦语,意大利语翻译成荷兰语。由于翻译的不便,常常先将希腊语翻译成英语,再由英语翻译成丹麦语。英语是通用语。

另一方面,英国和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支配能力也使英语较之其他语种占有更优先的地位。例如,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尽以后,以英国和法国为主宰的国际联盟决定建立托管制度,将战败国德国在非洲,中东,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交由战胜国监管。英语渗透到由英语国家监管的殖民地。如英国托管的巴勒斯坦,喀麦隆,坦喀尼噶,澳大利亚托管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新西兰托管的西萨摩亚,南非托管的今日之纳米比亚。国际联盟确立的两个正式语言之一是英语(另一为法语)。国际联盟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时有成员国42个,英语是最重要的工作用语。1945年在说英语的美国等国倡导下成立联合国。联合国的许多重要文件是说英语的美国人用英语起草的。建立联合国的最初构想源自美国人。许多建立联合国的最初构想是用英语写成的。今天联合国有成员国180多个。联合国的下属机构组织50多个。虽然联合国和各机构规定5种语言为具有象征意义的正式语言,英语却是最常用的工作语言。联合国成立时俄语在苏联东欧地区有影响,法语维持其在法属非洲,亚洲和其他一些地区的存在,但影响力均逊于英语。直到今日,英语始终为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各种国际性组织,地区性组织和行业组织中的通用语言。英联邦组织在维系英国和前殖民地国家的传统关系的同时为保持英语的国际语言地位发挥作用。美国在北约组织中的支配地位决定任何其他语种都不可能取代英语成为这个国际军事组织的第一语言。英语既是北约的正式语言,也是北约的工作语言。

结语:有些语言学家指出,当英语成为世界许多国家使用的语言时,英语不再单单属于英国或美国,而是属于世界的。话虽如此,英语在国际生活中的支配地位毕竟是英美国家获得成功的象征。非英语国家的人民在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中或在国际交往中仍然因为母语不是英语而常常感到处境不利。例如,母语不是英语的科学家需要花更多的时间阅读和理解用英文写成的报告。他们用非英语写成的报告可能不为讲英语的学术界注意。用非英语创作的文学家写出的杰出作品在讲英语的国际社会无法取得应有的知名度。在国际文学评奖活动中处于次要地位,甚至成为陪衬。英语也常常是美英等国在国际社会扩大其政治影响力的工具。

非英语国家对英语的通用语言地位或多或少抱有一种复杂的心情。学习英语有助于从先进国家吸收有益的文化养分,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在民族主义犹存的时代,维护民族语言的尊严也是一个难以退让的原则。法国领导的法语世界在非洲继续与英国领导的英语集团进行或明或暗的竞争,有时表现为法语与英语的竞争。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虽然争取到法语的官方语言地位,但时常抱怨法语的利益受到英语侵犯。俄语在东欧的影响力随着苏联的解体而一落千丈。俄罗斯的互联网技术服务供应商寄希望有朝一日向英语在网上的霸权发起挑战,但俄语的影响力较之过去不是增加而是削弱了。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但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相对落后。中文还不能成为一种真正的国际语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英语国家仍将保持其语言的优势,并从这种优势中获得经济政治利益。这种状况或许在新的世纪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俄罗斯的复兴才可能有所改观。当然,这种局面并不一定意味着英语的普及受到削弱,而是有影响力的国家使用的语言在国际间互相渗透,各自扩大自己的影响。英美国家的商人已经发现由于不懂其他国家的语言,他们在国际商业谈判中失去不少机会。总之,在国际语言文化多元化和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的时代,其他主要语种在未来的国际生活中仍有可能占有一席之地。

来源:中国思维网

三、中国与波兰的时差及波兰重要节日

时差7小时,(夏令时6小时)
波兰主要节日:1月1日,新年
4月16,17(是4月的第3个周日和周一),复活节
5月1日,劳动节
5月3日,宪法日
6月15日,上帝的身体日
8月15日,圣母玛利亚升天日
11月1日,波兰清明节(万圣节)
11月11日,独立日
12月25日,圣诞节
  中国与波兰的时差应该是夏季6小时,冬季7小时。波兰是采用夏令时的国家。
  中国首都北京是东八区区时
  波兰首都华沙是东一区区时
  波兰重要节日
  新年:每年1月1日
  三个国王节:每年1月6日
  复活节:每年4月的第3个周日和周一
  劳动节:每年5月1日
  波兰国旗日:每年5月2日(一般不放假)
  国庆日:每年5月3日(宪法日,1791年5月3日波兰颁布第一部宪法)
  圣体节:每年6月15日
  国家复兴节:每年7月22日
  圣母玛利亚升天日:每年8月15日
  清明节:每年11月1日
  独立日:每年11月11日(1918年11月11日波兰恢复独立)
  圣诞节:每年12月25日
  卡廷事件遇难者纪念日:每年4月13日(1943年)
波兰共和国(简称波兰;波兰语:Rzeczpospolita Polska)是一个东欧国家,西面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东,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接壤,北面濒临波罗的海。
The Republic of Poland 波兰共和国
首都: 华沙
面积: 312,683.00 平方公里
同北京时差: -7.00
国际电话码: 48
人口: 3864.3万人(1996年)
语言: 波兰语
货币: Euro 欧元
民族: 波兰人占97.6%,德意志人占1.3%,乌克兰人0.6%,白俄罗斯人占0.5%。
宗教: 天主教占95%,东正教、基督教新教和其他教派占5%。
国花: 康乃馨(石竹科)
你最好别去波兰,现在很反华啊。

四、波兰和德国是同一个民族么?

不是,波兰族属欧罗巴人种-中欧类型。使用波兰语,属印欧语系的斯拉夫语族。95%的人信奉天主教。教会对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具有广泛的影响。德国人是由日耳曼人、斯拉夫人、部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融合而成的民族。

欧罗巴人种介绍:

白色人种,又称欧罗巴人种、高加索人种,指具有特定体貌特征的一个人种,是体质人类学的概念。白种人是世界上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人种,占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四左右。 主要集中分布于欧洲、北非、西亚、中亚、南亚、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白种人原生地是欧洲、北非、西亚、中亚和南亚。而美洲和大洋洲的白种人主要是欧洲人后裔。白种人一词是人们过去对这一人种按显而易见的肤色作出的主观而不科学的称呼,实际上白种人不仅包含传统欧洲人,也包含肤色较黑但其他体质特征与传统欧洲人类似的南亚人,而且传统欧洲人内部,地中海地区的南欧人和其他环地中海地区的西亚人、北非人一样,也比北部的欧洲人肤色深。

扩展资料

日耳曼人(拉丁语:Germani;英语:Germanic peoples),他们在罗马帝国时期与凯尔特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罗马人并称为欧洲的三大蛮族,也是现今欧洲人的代表民族之一。

已知最早使用“日耳曼人”这个词的是希腊人波希多尼,罗马人塔西佗说凯尔特人称莱茵河以东的民族为“日耳曼人”,罗马独裁官尤里乌斯·凯撒也在《高卢战记》中提到日耳曼人。

现今瑞典南部境内、挪威西部境内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被认为是日耳曼人的故乡,后部分向欧洲南部迁徙,于罗马帝国时期南迁至德国北部并分裂为多个部落,并赶走了居住在阿尔卑斯山北部广大平原上的凯尔特人,

并在罗马帝国衰亡后在其废墟上建立了多个国家,并在发展途中大力吸收继承并发扬了来源自古代希腊与罗马的自然科学知识与经验,以及在罗马合法并经过改造过后的基督教(来源自犹太),并在13世纪前迅速崛起。

现今的德意志人、奥地利人、瑞士人、盎格鲁-撒克逊人(英格兰人)、荷兰人、挪威人、丹麦人、瑞典人、冰岛人都是日耳曼人,其中德意志人、奥地利人和瑞士人的语言为德语。

参考资料:

日耳曼人—百度百科

欧罗巴人种—百度百科

波兰人—百度百科

德国人(地域归属概念)—百度百科

不是。

德国的主体民族是德意志民族,使用德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西日耳曼语支。波兰的主体民族是波兰民族。使用波兰语,属于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历史上看,德意志民族起源于日耳曼民族;波兰民族起源于斯拉夫民族。

波兰共和国(波兰语:Rzeczpospolita Polska,英语:The Republic Of Poland),简称波兰,是一个位于中欧,由16个省组成的 共和制国家。东与乌克兰及白罗斯相连,东北与立陶宛及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接壤,西与德国接壤,南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北面濒临波罗的海。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语: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两德统一前简称西德或联邦德国),是位于中欧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北邻丹麦,西部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接壤,南邻瑞士和奥地利,东部与捷克和波兰接壤。

该国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为柏林,领土面积357167平方公里,以温带气候为主,人口约8267万人,是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德意志人为主体民族。 

扩展资料:

德意志人主要特征多为身材高大,金发碧眼,其他多数分布在奥地利、瑞士、美国等国。多属欧罗巴人种北欧类型,部分属阿尔卑斯类型。

使用德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分高地德语和低地德语,南北方言差别较大。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写,并有一套独特的花体字母(哥特体,德语称Fraktur)。书面语言以高地德语为标准。多数人信仰基督新教,少部分人信仰天主教。

波兰的主体民族。波兰族属欧罗巴人种-中欧类型。使用波兰语,属印欧语系的斯拉夫语族。95%的人信奉天主教。教会对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具有广泛的影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波兰  

准确来说,日耳曼是许西欧民族的先祖。德意志只是其中一支分支。

日尔曼人是一些语言、文化和习俗相近的民族的总称。这些民族从前2千年到约4世纪生活在欧洲北部和中部。日尔曼人不称自己为日尔曼人。在他们的漫长历史中他们可能也没有将自己看作是同一个民族。民族大迁徙后从日尔曼人中演化出斯堪的纳维亚民族、英格兰人、弗里斯兰人和德国人,后来这些人又演化出荷兰人、瑞士的德意志人、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的许多白人。在奥地利也有许多日耳曼人后裔。许多这些新的民族今天都是与其它民族混合而成的。

最早的关于日耳曼人的纪录来自于前2和前1世纪的古典作家。从约200年开始日耳曼人开始使用一种自己的文字。此前的历史只有通过考古和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来考证了。

通过对各个日耳曼语言(哥特语、古德语、古英语、古斯堪的纳维亚语)的仔细比较和日耳曼语言与其它印欧语言的比较语言学家可以基本上重建日耳曼语(也称“前日耳曼语”或“泛日耳曼语”)。这些比较最主要的结果是:

日耳曼语属于印欧语言,在这个语族中它属于其西方的一支。
在印欧语系中日耳曼语与凯尔特语和古意大利语最接近。这三种语言一起组成古欧洲语言。前3或2千年时,也就是说青铜器时代的早期,古欧洲语言是中欧的语言。但其精确的地点和时间今天已经无从考证,或者争议很大。
日耳曼语言之间非常近似,这很可能说明它们有很长的共同演化的时间。大多数语言学家将前日耳曼语从凯尔特语和古意大利语分离出来的时间定为前2千年上半叶。
日耳曼语分离出来后它依然与凯尔特语有接触。一些凯尔特语的词汇被日耳曼语借用。此外日耳曼语对芬兰语也有影响。一些日耳曼语的词汇在芬兰语中出现(比如国王,日耳曼语为kunningaz,芬兰语为kuningas,或者指环,日耳曼语为ringaz,芬兰语为ringas等)。
最早使用“日耳曼人”这个词的是希腊历史学家波希多尼。他在约前80年时第一次使用这个词。也许他在与中欧的某一个今天无法考证的小民族接触时听到了这个词并将它用来称呼所有的日耳曼民族。有可能这样一个小民族的名字后来成为了整个民族群的名字。

“日耳曼”这个词的来源和意义至今无法定论。“日耳”这个词在日耳曼语中无法被考证。日耳曼人自己将自己称为日耳曼人的可能性非常小。

前51年恺撒在他的《高卢战记》中使用了日耳曼人这个名称。恺撒这里将所有莱茵河以东的民族统称为日耳曼人。到此为止罗马人将欧洲西部的民族称为凯尔特人,而欧洲东部的民族被称为赛西亚人。到此时为止罗马人才认识到日耳曼人并非凯尔特人,而是一个独立的民族群。

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在他的《日耳曼尼亚志》中称“日耳曼人”是一个比较新的称呼。一开始只有通格人(Tungrer)被称为日耳曼人,后来所有日耳曼民族都被这样称呼。塔西佗说高卢人称莱茵河以东的民族为“日耳曼人”。后来这些民族自己也称自己为日耳曼人。根据这个叙述这个词有可能是从凯尔特语过来的。

塔西佗在他的书里详细地列举了每个日耳曼民族部落从莱茵河到维斯瓦河,从多瑙河到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的居住地。

严肃地说只有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才能将这些民族称为日耳曼人。过去曾有很多研究通过考古学研究来推导出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古日耳曼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个研究曾一度完全被放弃。

今天类似的研究在非常精心的学术范围内重新开始,其目标是使用考古学和语言学的研究来获得一个内在不矛盾的整体影像。按照这个研究欧洲北部的青铜器时代的人几乎可以肯定是日耳曼人。而所谓的战斧人(前2800年至前2200年)与日耳曼人之间的关系还有争议。此前的石器时代(约前3500年至前2800年)的农作文化与日耳曼人之间的关系几乎可以完全否定。

最新的理论通过对河流和地名的研究认为日耳曼人的产生地在今天德国中部山区的北部。但大多数学者对这个理论持怀疑态度。

过去学者们以为日耳曼语言是在约前500年由于日耳曼语语音变迁从其它西部印欧语言中分离出来的。在这个语音变迁中比如k通过ch变为h,或者p变为f,t变为th。

新的研究认为这个变迁很晚才发生,它发生的时间可能是前1世纪。最主要的证据是辛布里人的民族名称。前2世纪后期辛布里人与条顿人一起威胁罗马北部。这两个民族的家乡是今天的丹麦。在拉丁文中辛布里人的名字为cimbri,而不是chimbri或himbri,后来日耳曼人的名字在拉丁语中使用ch来写,比如chatti。因此今天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个语音迁移在前2世纪后期还没有开始或还没有完成。一些早期流传下来的地名说明这个理论是正确的。

这个见解对日耳曼语言学有非常重要的后果。这样一来至今为止被称为“泛日耳曼语言”的语言是在前2到1世纪形成的,到1世纪时它又分裂为许多自己的日耳曼语言。此前日耳曼人的语言与印欧语言相似,这个更古老的语言没有被留传下来,但其基本结构可以被重新构造出来。

通常我们都简单地把人种分为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不过这只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肤色受外界影响很大,恰恰不是最重要的人种特征。

还有一种人类学的分类方法是按照语言划分,大概可分为印欧语系民族(广义的雅利安人),闪米特语系民族(包括犹太人,阿拉伯人,古巴比伦人,古亚述人,腓尼基人等),含米特语系民族(包括古埃及人,北非柏柏尔人),汉藏语系民族,阿尔泰语系民族(包括蒙古,突厥,通古斯[女真]三大语族)等几大类。

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当属雅利安民族,这一经纳粹德国反复强调的名词,并不是什么纯种民族,且听慢慢分解。

今天的欧洲除了保加利亚、匈牙利、芬兰、俄罗斯有属于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的后裔和混血外,其他几乎都是雅利安民族的后裔和混血。

雅利安人是活跃在东欧到中亚的草原地带的民族,公元前,伴随着他们的迁徙,他们征服了欧亚大陆几乎所有的土著民族,并把他们的血液和文化混入了对方的血管。这实在是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况且他们当时还未跨上马背。雅利安人主要是驯牛,他们随着牛车以慢速游动,直到与阿尔泰语系的蒙古利亚人相遇混血后才学会了驯马,但当他们到希腊时,已经威风凛凛地跨在游牧马背上了。当然这是以后的事。

欧洲原先遍布着和埃及人非常相似的伊比利亚种族。最先西进欧洲腹地的雅利安人是克尔特人,他们身材较高,皮肤白皙,习性剽悍,文化较高,很快把伊比利亚人征服并同化了。他们不断地向大西洋方向推进,能够不被同化的土著民族极少,只有近代的葡萄牙人大部分还属于伊比利亚血统。克尔特人就成了现在法国的先民。

雅利安人因为有游牧民族的游动性,即使再美好的土地,也挽留不住他们好动的脚步。北欧的克尔特人一部分向西扩展,再渡海到了斯堪第那维亚半岛,成了挪威、瑞典、丹麦、冰岛人的先民。在喀尔巴阡山和黑海以北,雅利安人和当地土著民族混合的结果,又产生了波兰、捷克、塞尔维亚人和部分俄罗斯人。另一部分则进入意大利和希腊,公元1500年前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希腊半岛,摧毁了爱琴文化,和当地土著民族混合后,创造了更高的文化。

古罗马的情况也是如此,最初住在意大利的是伊比利亚人,到公元前1000年,南下的雅利安人已经在意大利的中部、北部住了下来,他们和当地的土著结婚,这样,很快就和土著民族融合了。拉丁人部落住在台伯河畔的一群山丘的顶上和四周,后来和来自海上的小亚细亚的游牧民族,其实就是一群海盗融合,并从雅利安人手中夺走了台伯河以北的意大利的大部分地方。海盗带来了东方的文明,又带来了商业活动,在台伯河畔的一块作贸易集市的河滩地就成了以后的罗马。

谈到欧洲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的融合,不能不提到匈奴人。东方的民族进入西方一定是很早的,但是有史料作证的是匈奴。匈奴原属于阿尔泰语系的一支,最早见于中国的史料,原在中国的西北部。从秦到汉,当时的汉藏语系民族,也就是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为代表的农耕民族,对不断南下来犯的匈奴游牧民族进行了坚决的抵抗,致使一部分匈奴人被迫东行,改变了欧洲的历史。

到了公元1世纪,匈奴已经推进到欧洲的东部边界,并且和属于雅利安人的诺迪克游牧民族混合起来。他们带去了中国和印度的文明,对被征服者不是杀戮而是编入兵籍,甚至互通婚姻,这样便成功地把多瑙河的游牧民族都混合起来。匈奴是一个很强悍的民族,具有很强的同化力。匈奴的伟大领袖吾提拉曾统治着匈奴和日耳曼诸部落组成的横跨欧亚的大帝国,东罗马帝国十多年间一直受他的欺凌。他甚至娶了东罗马帝国皇帝的孙女。453年,吾提拉和一个日耳曼少女结婚,举行婚礼时不幸死去了。从此匈奴便消失了,但东方游牧民族的血液却流在欧洲人的血管里。

所以,世界上没有所谓的纯种民族,只有文明同化伴随的血液混合。

本文参考了蒙族学者孟驰北先生的《草原文化和人类历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出版。孟先生提出的草原文化理论还在学界讨论中,但是本文所参考的欧洲民族演进部分却是准确精当的。

印度人种复杂,由几支组成。澳亚人是印度古代民族之一,他们从西方进入印度,以后分布开来,蒙达人、奥朗人、霍人、贡德人、孔德人和卡西人等就是他们的后代。

印度的孟加拉人主要分布在孟加拉邦。在远古的时候,孟加拉地区的居民属于亚澳人种 。他们操亚澳语,这种语言现在还有,可以在土著人中找到痕迹。这些土著民族中的高尔人 、布林德人、崩德拉人、尼夏德人等,在《往世书》里都有记载,这证明他们是很古老的。

孟加拉人的主食是大米,喜欢吃鱼。孟加拉人有名的甜食是拉斯古拉(一种带甜汁的元宵)和生代西(一种奶 酪糖)。?

安得拉人主要分布在安得拉邦等地。安得拉人还保持着种姓差别,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4个种姓。同一个种姓又分为数以百计的副种姓。

奥里萨人为印度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奥里萨邦,属原始达罗毗荼人与雅利安人的混合种。

奥里萨人一般直率诚实,勤劳本分,笃信宗教,热爱和平,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素有天真无邪之称。他们的主食是米饭,副食有鱼虾、豆制品和各种蔬菜,香蕉、椰子常做早餐。?

马拉提人亦称马拉塔人,主要分布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古吉拉特邦和中央邦。马拉提人喜欢摔跤,印度的大力士以马拉提人居多,他们还善于打板球、曲棍球和羽毛球。 ?

马拉提人的饮食没有什么特别,米饭、面饼、奶、奶油、酥油和蔬菜,这些在北印度常吃的食物,在这里也同样流行。马拉塔人的节日繁多,内容丰富多彩,最大的节日是耿乃希节。

古吉拉特人(旧译瞿折罗人)是印度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古吉拉特邦,在其邻邦也有少量分布。古吉拉特人操古吉拉特语,古吉拉特语属印度雅利安语系的晓尔塞尼·阿布婆朗希语的 范畴。?

古吉拉特人成分复杂,有拉吉普特人、古贾尔人、巴拉斯人、鲍哈拉人和科杰人等。?

古吉拉特人主要从事农业,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花生、烟草、棉花、甘蔗等。 大多数古吉拉特人食素,爱用辣椒等调料,而且对奶油、豆粉、甜食颇感兴趣。?

印度斯坦人为印度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于印度的北方邦、中央邦、拉贾斯坦邦、哈里亚纳邦以及比哈尔邦的西部地区,属于混血人种。?

大部分印度斯坦人操印地语,少数人说乌尔都语,均为印欧语系印度语族。绝大多数人信印度教,少数人信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

印度斯坦人主要从事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和豆类等,一部分人在工 厂、矿山做工。手工业纺织较为发达,以棉纺、刺绣、金属等精巧手工业著名。?

拉贾斯坦人为印度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拉贾斯坦邦,其相邻各邦也有少量分布。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型。民族成分复杂,历史文化悠久。操拉 贾斯坦语,该语言包括7大支,50多种方言。7大支是:马尔瓦里语、中部和东部拉贾斯坦语 、东北部拉贾斯坦语、马尔维语、西部拉贾斯坦语、皮利拉贾斯坦语和东旁遮普拉贾斯坦语 。?

那加人是印度的主要民族之一,大多分布在那加兰邦、阿萨姆邦和梅加拉亚邦的卡斯山区.那加人居住的地区,多为高原和山地,山高谷深,景色壮丽。他们以农业和狩猎为生, 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和玉米等。那加人属于蒙古人种,来印度后又形成不少分支。

印度的少数民族(即部落民族)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印度现有400多个少数民族,约有5900万土著部落民。人口超百万的部族有9个,最少的暗达曼人只有几百人。?

迦洛人又叫阿吉格芒呆人(山民之意)。他们主要分布在迦洛山区,该区面积约3000多 平方公里,拥有人口30余万。此外,在山区周围的平原以及瓜尔巴拉兰地区散居着不少迦洛人。?

迦洛人主要有三大支派,或叫三大家族:即马拉格、毛米恩和桑格麻。各家族又有许多 分支,例如阿外、阿梭和西拉等等。他们是不同家族通婚后出现的新家族。?

桑塔尔人是印度人数最多的部族之一,他们主要分布在比哈尔、西孟加拉和奥里萨等地 。他们主要以务农为业,也善于狩猎。桑塔尔人皮肤黝黑,长头型,前额宽阔,眼睛呈黑褐色,鼻梁笔直,嘴唇稍厚,额骨突 出,头发卷曲,胡须稀疏,中等身材。桑塔尔人操桑塔尔语,属于印度最古老的一种土语。
不是的,德国是日耳曼族人,波兰是西斯拉夫族人,同为西斯拉夫人的还有: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索布人。德国和奥地利是同一个民族,不同的国家,它们写着同一种文字,使用同一种语言,历史上同为德意志联邦。波兰历史上曾被奥地利帝国,普鲁士王国和俄罗斯帝国瓜分,它是一个一战之后重新复国的国家,但是国土的西部和北部都大量居住着日耳曼人,1945年纳粹德国败亡,苏联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决定,使得波兰疆界西推,而曾经住在波兰的德意志人也遭到驱逐,战后波兰本土基本上也没有德意志人的存在。
望采纳
不是。
德国的主体民族是德意志民族,使用德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西日耳曼语支。
波兰的主体民族是波兰民族。使用波兰语,属于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

历史上看,德意志民族起源于日耳曼民族;波兰民族起源于斯拉夫民族。宗源还是有出入的,因此不能算一个民族。

五、波兰面积是多少

波兰共和国(简称波兰;波兰语:Rzeczpospolita Polska)是一个中欧国家,西面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东,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接壤,北面濒临波罗的海。
The Republic of Poland 波兰共和国
首都: 华沙
面积: 312,683.00 平方公里
同北京时差: -7.00
国际电话码: 48
人口: 3864.3万人(1996年)
语言: 波兰语
货币: Euro 欧元
民族: 波兰人占97.6%,德意志人占1.3%,乌克兰人0.6%,白俄罗斯人占0.5%。
宗教: 天主教占95%,东正教、基督教新教和其他教派占5%。
国花: 康乃馨(石竹科)
国名:波兰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Poland)

国歌:《波兰没有灭亡》

  国庆日:5月3日(1791年)和11月11日(1918年)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8∶5。旗面由上白下红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白色不仅象征古老传说中的白鹰,而且还象征着纯洁,表达出波兰人民渴望自由、和平、 、幸福的美好愿望;红色象征热血,也象征着革命斗争取得胜利。

  国徽;为盾徽。红色的盾面上绘有一只头戴金冠、舒展双翼的白鹰。红、白两色是波兰人民喜爱的传统颜色,也是国旗之颜色。白鹰象征波兰人民不屈的爱国精神。

  自然地理:面积为312685平方公里。位于中欧东北部,北濒波罗的海,西邻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东北和东南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相连。海岸线长528公里。地势北低南高,中部下凹。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72%。主要山脉有喀尔巴阡山脉和苏台德山脉。较大河流有维斯瓦河(长1047公里)和奥得河(波兰境内长742公里)。最大的湖泊是希尼亚尔德维湖,面积109.7平方公里。全境属于由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

  人口:3866.9万(1998年底),年增长人口9000人。主要民族是波兰人(98%),其余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立陶宛人、俄罗斯人、德意志人和犹太人等。全国约90%以上的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官方语言为波兰语。
3600KM2

结语:亲爱的准留学生们,以上便是环俄小编为您整理的《波兰留学申请的条件有哪些?》一文,感谢您的阅读。若您仍然没有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请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顾问获取最专业、最准确的一对一答疑咨询,不仅可以为您节省宝贵的时间,也能有效避免因遗漏信息而与心仪的高校失之交臂,环俄留学祝您留学事宜一切顺利!

联系专业留学顾问,立即获取院校内部非公开资料及留学方案,避免踩雷导致延误留学。


汤歆

环俄留学首席顾问、高级培训讲师、顾问部总监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教育学学士、社会心理学硕士,2011年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优秀毕业生,2017年入围出国留学中介行业领军人物。

免费制定留学方案

今日剩余名额: 11

环俄留学顾问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既可免费获得一次由环俄留学首席顾问1v1制定留学方案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