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生物医药技术学院的学生管理如何?

西安生物医药技术学院的学生管理如何?,一、西安生物医药技术学院的学生管理如何?西安生物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学校,学校实行半军事化管理。高薪聘请了一大批教学水平高的双师型骨干教师来校任教。目前全校专、兼职教师181人,其中医药学博士、硕士51人,本科以上学历和中高级职称的专职教师87人接受高等教育工学校有自己的餐厅,南北风味应有尽有,可以满足来自全国各地学生的口

本文标题:西安生物医药技术学院的学生管理如何?,在当今社会,留学已经成为了大家深造的首选方式。无论是本科生、硕博研究生,甚至是中小学生,都想尽早地接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留学教育,其中很多同学十分关注“西安生物医药技术学院的学生管理如何?”相关的问题,为此环俄小编整理了《西安生物医药技术学院的学生管理如何?》,欢迎您阅读!若有任何疑问,欢迎您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顾问,我们会为您进行专业的1对1答疑!

一、西安生物医药技术学院的学生管理如何?

西安生物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学校,学校实行半军事化管理。
高薪聘请了一大批教学水平高的双师型骨干教师来校任教。目前全校专、兼职教师181人,其中医药学博士、硕士51人,本科以上学历和中高级职称的专职教师87人
接受高等教育工学校有自己的餐厅,南北风味应有尽有,可以满足来自全国各地学生的口味。伙食分高、中、低档,价格合理,男生每月生活费在300元左右,女生月生活费在250元左右。作认真负责的专制辅导员、班主任80余人
。住宿我院大、中专生是分开住宿的。男女生宿舍都是7人间、配双成架子床、电话、风扇、衣柜、每学期收费300元。
四人间600元
学校管理严格,学生在校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更好的独立生活锻炼自己
管理太严格了
不过也对
我们这些人自觉性都比较差
要是不严就完了
军事化管理模式,所以会让家长们特别放心。
  启之以爱 化之以文 齐之以武

  --职业院校学生素质养成教育浅论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合格公民与造就职业技术劳动者的双重使命。职业院校学生的个人素质直接关系到每个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因而素质养成教育成为每个职业院校办学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我从事民办职业教育近15年,对职业院校学生素质养成教育有所体会,今以“启之以爱、化之以文、齐之以武”为题试论之,并以此请教于诸位职教同仁。

  一、启之以爱

  启蒙、开启、启发和培育学生的爱人之心,是人类一切教育活动的首要任务,既是目的,又是开端。爱之于教育,有如光之于世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启之以爱”也必然成为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
  如何帮助青年在从事职业劳动之前,在每一颗年轻的心灵里撒播爱的种子,培育其生根、发芽、开花,并在青年的言与行上结出仁爱美善的果实,是这个时代赋予职业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学生素质养成教育责莫大焉。如何从根源上防止“三聚氰胺奶粉”惨剧变相重演,爱的教育决不能缺位,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每一个职业院校学生万万不可缺此必修课。
  《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由此可见,爱的教化事关人性发展、人情伦理与社会道德风尚,有极端重要性,需尽早实行。
  关于爱的教化,尽管东西方文明宗旨一致,但各民族宗教文化与中华儒家文化各有其切入路径。宗教文化主张通过教化众生从敬爱造物主而后爱世人,由超越之爱下行到世俗之爱;儒家文化则强调“克己复礼”,以个人修养为起点,依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推己及人,由近及远,自下而上,以至天人合一,和谐共生。两种路径虽可望殊途同归,但学界争议良多,一时难有定论。
  西安生物医药技术学院办学人立意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崇尚儒家文化,从孔孟的仁爱理想中探求爱的教化之道。办学初始我院就确立了“仁民爱物、修身立业”的校训,倡导仁爱教育,期能引导学生善待他人,珍爱万物,修得美好品行,创立人生事业。在学院的人才观中,开宗明义要培养学生成为仁爱之心与立业之术兼有的人类健康事业工作者。在仁爱教育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当前和今后要重点做以下几项工作,以启发爱心、培育善行。
  (一)爱生命:开展生命教育和健康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认同生物学院的基本价值观:“生命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存在,健康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逐步培养学生自觉肩负起“爱护生命、促进健康”的人生使命。
  (二)爱父母:开展忠孝教育和感恩教育。多形式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知恩图报。启发学生理解并实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三)爱人民:开展生存教育与和谐教育,宣传“人人为我服务,我为人人服务”的生存观和“为人民服务”的职业观和人生观,倡导诚信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互爱互助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爱国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成为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有用人才。
  (五)爱人类:开展博爱教育与和平主义教育。引进环球志愿者组织等国际社团,进行多元文化交流,强化人类一家的地球村意识,培养学生的和平主义精神。
  (六)爱自然:开展生态教育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七)爱真理:鼓励学生“仰望星空”,独立思考,追求真理,探索终极价值,弘扬真美善爱。
  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启之以爱是职业教育的“必”开课,修养仁爱之心是学生素质养成的真功夫,必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每所学校、每个教室、每间宿舍,都应当爱心洋溢,有如相亲相爱、温暖如春的大家庭。如是则教育幸甚,学生幸甚,家长幸甚。

  二、化之以文

  用人类文明的智慧之水哺育、教化、感化乃至升华青年的精神生命,使一代新人被人类优秀文化所化,使人所思无邪,乐而好礼、温文尔雅、文质彬彬、文明高尚,此所谓“化之以文”。
  生物学院师生既关注人的生物性存在,维护人的躯体健康,更关心人的心理世界,关爱人的精神生命,期能在这个物竞生存的竞争社会里,生长出人文关怀的绿洲。
  人类毕竟不同于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由人类优秀文化成果进化而来的精神基因,通过各种教育途径代代传承、教化人心、生发伦理、化成道德,引领社会风尚,形成人文世界,生生不息,化育万物。由此观之,文化教育善莫大焉。
  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是也。”文化之化,乃是传道的过程与结果。生物学院提出了两个教育理念,其一乃是“传道第一”:传承人类文明,培养模范公民,力行道德教化,建设和谐社会。
  真正的文化乃是有益于人类精神生命绵延兴盛的文化。从广义概念看,不妨把文化划分为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主流文化是神圣的、经典的、积极的、建设性的、进步的、健康的和绵延不绝的文化。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成为东方的主流文化,基督教等西方传统文化则成为西方的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是假文化之名的“伪文化”,是世俗的、流行的、消极的、破坏性的、落后的、萎糜的、颓废的,也是生生灭灭的。如我国历代的“流民文化”、“梁山泊文化”,还有来自西方的性解放文化,华尔街消费主义文化等,虽是非主流文化,今天却透过影视媒体与互联网世界铺天盖地而来,以文化之名在全世界大行其道,行反文化之实,终使人类社会几近物欲横流,是非混淆,斯文扫地,人类文明大厦岌岌可危。近人推广所谓“文化产业”,非法商人携非主流文化堂而皇之登堂入室,在大赚其钱的同时,残害青年文化免疫力,实乃“文化革命”、“文化浩劫”是也。
  生物学院办学人期能努力弘扬人类主流文化精神,以先贤智慧圣水浇灌青年学子心田,给大众精神家园带来福祉。我们采取儒家文化经典为主流文化源头活水,对学生言传身教、耳濡目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期能春种秋收,多结硕果。从具体做法上,目前尚在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仅限于为孔圣人立像,以儒家核心理念命名楼、阁、亭、廊与道路,借儒家文化格言制作楼堂楹联等等,下列几例:
  1、楼阁命名:仁爱楼、笃志楼、崇文楼、行知楼、致远楼、省身楼;明德阁、新民阁、至善阁、修身阁、勤俭阁、立业阁。
  2、道路命名:博雅道、乐群道、尊贤路、敬业路、尚礼路、和谐路、炎培环路。
  3、亭廊命名,并提楹联或格言:
  生物亭:天地和谐,生化万物。
  九思廊: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敬、事思忠、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4、为楼、阁等题写楹联:仁爱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立业济世;教育会堂:博学明道术业亦专,讲习成德治事唯实;艺术中心:仁义礼智信常道常修,温良恭俭让实礼实行。
  至善阁:以友辅仁行正道,见贤思齐结善缘;勤俭阁:勤能补拙学以致用,俭以养德贵在力行;明德阁:知止有定能入静,安虑有得可达明;新民阁:化人以文温良恭让,壮士以武刚健勇毅;修身阁:室藏诗书无花自香,胸有文章不妆亦美。
  大门两侧:忠孝诚信,真善美爱;大门上方:认识自己,学会生存。
  按照原计划,我们还将对全院1500多个宿舍、教室等学生生活与学习场所进行命名,并通过故事、漫画乃至影视等手段与方法,阐发和传播其文化内涵,并通过朗诵、演讲、辩论、演示、模仿、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和丰富生动的校园文化活动,使中华主流文化的精神基因得以传承,使之拷贝和嵌入每个青年学子的心灵世界,使之成为指导学生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并逐步内化为青年学生的自觉追求和养成行为,并期能在毕业后的职业生涯中发扬光大,移风易俗、改良社会。

  三、 齐之以武

  齐之以武是指在学生教育与管理过程中,借用军队培养优秀军人的机制与方法,对学生进行较为严格的准军事化训练,帮助青年在求学时代开始锻炼其坚强的意志、忠诚的品质、勇敢的精神、严明的纪律和迅捷的作风,培养其良好的自律能力、任务执行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大量的职业实践岗位上,拥有娴熟的生产技术、服务技能、营销技巧,无疑是从业者所必须的工作能力。通常情况下,这些工作能力却无法从学校课堂上直接获得,它必须依赖于毕业前后一定时期的实训实习生活,甚至是入职之后若干年的实践积累。但对一个实习生或毕业生而言,正式入职前的个人良好品质,却能够在学校教育阶段内的准军事化生活环境中基本养成。这些良好的品质包括:坚强的意志、忠诚的品格、勇敢的精神、严明的纪律、迅捷的作风,自律能力、工作执行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等。
  青年学生通过准军事化训练等方式若大体上具备了这些基本品质,不仅可以获得最有说服力的毕业资质,还能拥有职业界的入场券;更为重要的是,还将成为这个青年日后成就一番大事业的王牌竞争力。无数事业成功者的早年经历反复证明了这一点:要么是生活极端困顿,要么是曾有行伍经历。在今天的人才市场上,大学毕业证书往往比不过士兵退役证书。军人出身的任正非精心打造的华为通讯产业帝国,现拥有十万员工,年产值超过300亿元,便是明证。美国西点军校更是以其严格的管理和近乎残酷的训练,不仅造就了大批军事将领(3700多位将军)和政界领袖(2位总统),还培养出许多杰出的商业精英。这一切都从正面说明在职业院校引入准军事化训管机制,对学生进行素质养成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再看看当前国内高等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之现状,较之于部队和军事院校,不少地方院校学生素质养成训练机制尚须完善,学生训练偏于宽松甚至出现了生活自由化偏向,放任自流、不负责任。由于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下降,一些企业往往拒绝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教不严,师之堕”,由此出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必须引起教育界深刻反省。
  西安生物学院在育人理念中提倡“齐之以武”,旨在强力推行学生素质养成教育,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我们当前和今后的做法主要有:
  1、在学院管理干部中引进军队退役军官和士官,组织领导和实施本院的准军事化教育管理;
  2、在新生入学后,集中进行3至4周的军训,由正规部队官兵按标准严格实施军事化训练,锻造学生坚强的意志,打牢学生素质养成的基础;
  3、借鉴军队建制,按照部队的模式,分层级安排学生管理架构,实施日常管理,强化学生养成教育,规范教工管理标准和教学秩序,提升学院整体建设水平;
  4、将每个学生宿舍划分为一个小组,作为最小(基本)的管理单元,以宿舍为单位,创建学习型组织,开展比、学、赶、帮、超评比竞赛活动等;
  5、从学生入学起到实习就业全部过程,借鉴部队军籍管理经验,建立较为严密的学生动态管理体制,真正实现“校园内外管理一体化标准,达到学院为学生负责、学生为学院争光的要求”;
  6、与部队和军事院校建立军民共建关系,增进合作,交流经验,共享资源。在军队企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拓宽就业渠道,为军队输送有用人才。

  启之以爱、化之以文、齐之以武,是生物学院育人理念的初始思路。本文在阐述中提及的一些理论观点尚在探讨,一些做法仍不成熟,一些努力还在继续,必定有不完善之处,甚至或有失误。但我们相信:仁爱仿佛阳光,文化如同春雨,军训比若和风;在职业教育的田园里,有阳光普照,有春雨润泽,有和风徐来,就一定会有叶茂根深,桃李芬芳,硕果累累;也一定能够生生不息,生化万物,造福社会。是以为愿。
哎...严,严得要命!徐炳坤、李开宁这种中学式的管理,把人快憋疯了!

二、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课程实验班的生物制药怎么样?就业好不好啊

我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关于医药类专业,我觉得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就业相对还是比较容易的,不管好赖都有工作,生物制药专业我个人觉得一般,但毕业进一些企业应该还是比较对口的,也可以做医药销售,赚钱很多哦。至于国际课程实验班应该是近年开设的,可能会有国际交流的课程安排,个人觉得只是一个噱头,当然不排除你是一个很好学的很聪明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能领悟到很多乐趣。其实医药类专业作为一个朝阳行业理论上是很好的,如果你很想报这类专业的话,南中医还是不错的,不过建议你报大专业,比如中药学这样的。分数如果够的话,建议直接报临床类的。

三、想学生物技术,该怎么填报志愿?

本人作为一名生物技术专业在读大三学生,对生物技术这个专业还是比较了解的。如果您想要报考本专业,那么大部分的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科大学都可以成为您的选择。

根据我自己的报考经验,以及身边参加过志愿填报的各年龄层的朋友的经验来看,选择一个好的学校比选择一个好的专业更重要,所以我们先从国内排名较前的高校开始说起。

在目前的九校联盟中的高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9高校中,均开设有生物相关的专业,且其教学水平和质量也处于国内顶尖水平。

生物相关的专业十分广泛,且均有交叉覆盖的情况,若您对于生物技术这一方面十分执着,可以选择报考北京大学的生物技术系、清华大学的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复旦大学的生物技术系、南京大学的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浙江大学的生物技术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生物技术系、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生物技术系。

需要注意的是,在C9联盟的高校中,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都没有被明确地称为“生物技术”的这一专业,但是这两所院校的生命科学学院均设有生物工程这一本科专业,若是有条件报考建议您也多参考一下这两所学校,毕竟在本科阶段这两个专业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有很大一部分是可以互相覆盖的。

西安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若是您的高考成绩与C9联盟高校的分数线有一定的差距,不妨尝试报考一些排名靠前的的985高校的生物专业。如中山大学的生物技术系、武汉大学的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华中科技大学的生物技术系、北京理工大学的生物技术系、北京师范大学的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系。这些学校的生物专业在国内的地位都是仅次于C9高校的。

学习生物相关专业是需要一定毅力和耐心的,此专业对学生的各方面要求都比较高,希望您在报考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祝您考取理想的大学及专业~

生物技术这个专业啊,我们都懂的,本科毕业肯定是没得工作,最好就是读研(保研更好)

我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我学的就是生物技术,我们学院里每学年都有好多人保送研究生,保送至其它985,国外

说实话,这方面国外确实做的比较好,有条件的在国外待几年,回来可以当个大学老师,做自己喜欢的项目,待遇也挺好,这是目前来看比较好的出路。

还以一条就是我们国家现在的战略,要做到在各个方面做到世界领先,恰好我国这方面也比较薄弱,需要新一代青年人积极承担大任,未来国家肯定会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所以我对它的前景还是非常看好

如果你实在是喜欢生物技术,不知道你成绩怎么样,最好当然是去北大的生命科学院,这是中国高等学府最早建立的生物学系,在国内是走在最前沿的,如果成绩不太拔尖,就换一个低一点档次的学校,但是学校的强势学科要跟生物相关,比如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当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不错哟!意思是有看中的专业就以专业为前提报考,如果你在北京师范大学学生物的话,将来也就当个生物老师,就是这么个意思

倘若一本之下建议不要选择生物方面的专业了,真的没前途,除非爱到不能行,但是凭良心,我相信没人会真心热爱生命科学的

报志愿的话,开始学校都是给的大类,上了一年之后才会详细分流,到之后可以看看,是否对科研有兴趣,还有回旋的余地,反正这年头大学生不好就业是个大问题

最后愿你能报到自己满意的专业

这个问题,作为一名已在北师生物沉浮四年,未来五年即将在清华大学攻读PhD的我来说,很有资格回答了。

首先,生物技术这个专业和高中生物是截然不同的。高中生物侧重于将一些浅显的现有研究成果灌输给大家,以便顺利通过高考。但大学生物侧重于科学研究。实验室里的科学研究工作是枯燥和机械重复的。如果你未来从事生物研究,你会发现有很长时间,你会不停经历失败。当然如果你对生物研究真的特别有兴趣,能沉下心做学术研究,那么生物专业欢迎你。

言归正传,如果你想从事学术研究,而不是侧重技术,推荐去传统的生物强校,清北中山武汉四川等学校都不错。生物专业的分数线不高,基本上和学校的录取最低分数线持平。如果你的成绩无法达到清北的程度,推荐去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这些学校的优势在于有附属医院,可以从事生物医学之类的交叉学科的研究。

如果你想侧重技术,未来想去生物类的公司从事技术类的工作,那么这些985学校的生物专业对你而言都差不多。因为国内生物公司比较少,国内高校的生物学科基本上处于与工厂企业脱离的状态。生物公司除了销售职位,更愿意把职位留给化学制药等专业的学生。

如果你更喜欢动物,喜欢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话,推荐你从事宏观研究,也就是生态。那么北师大热烈欢迎你。今年,北师大生态所与生科院研究生正式开始分开招生。据说,不久之后,生态所会开始招收本科生。北师大生态所在生态方面一直是国内的第一,也发现了很多重要研究成果,如东北虎、亚洲象等的保护。

希望我的回答有帮助到你,更期待未来能在生物学研究中与你相遇。

本人北师大生物专业大四,结合自身经历谈一下这个问题。首先科普一下,刚进大学的时候生科和生技是不分开的,大二才会专业分流,而且分流之后课程差别不大,大家毕业之后的去向也差不多。

言归正传。首先跟大多数专业一样,一定要挑好学校,清北复旦交大华科武大生物都不错,而且生物专业在所有专业里分数线都不算高,基本上过了学校的线就能进。可能会出现个别不那么好的大学,但是生物专业很有名,不建议填报。万一大一发现自己并不喜欢生物或者生物的某个方向,还可以换专业。所以高考努力吧,为自己多一条出路。

第二,就是生物技术类里面选具体类别。许多工科类院校里会开设生物医学工程这个专业,这跟传统的生物技术,什么发酵、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不一样,主要是工学做一些生物仪器比如助听器。但是个人认为这绝对是一个有前景的学科,所以填报志愿时不妨考虑。

至于其他的生物技术专业,因为比较细和杂,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都差不多,就看你自己对哪个感兴趣了。

第三,要看导师。学生物除非当老师,一般都需要硕士(现在一般是博士)的学历才能进入好的公司或者FDA、做生物产业风险评估之类的,而从本科到博士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实验室泡着。你的老板大不大牛,push不push会深刻影响你对你从事的学科的认识。抱一个好大腿十分有利于未来发展。怎么看导师,首先去学校官网,其次要多问问学长学姐,最后发邮件问。官网上的研究方向往往都不是他们现在的研究方向了。

欢迎大家学生物呀!决定好了就要早进实验室,平常基础知识也要牢固!

相信每一个高考后报生物专业的孩子都很纠结吧。

先看学校吧

当然这些学校录取分数都很高,如果你达到了,那恭喜你。

2.如果分数不足985但可以上一本

如果多考虑未来走向的话,最好还是选择有国家基地班的学校吧,毕竟政策放在那里,不管是外保内保还是出国都会较普通的班级容易一些。况且你接受的教育平台就会不一样,资源更丰富一些。

国家基地班生物学专业36个点,分布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南开大学 、 内蒙古大学、吉林大学-沈阳药科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军医大学 、 同济大学、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 、江南大学 、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 四川大学、云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 兰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

如果自己成绩没有那么好,可以先报同校的靠近的专业(生物科学,生物工程,食品科学,食品安全工程等),因为大一的话都是基础课程(有机化学 无机化学 微积分 线性代数 C++ 等等),没什么太专业的课,可以选择在别的专业好好学习提高绩点后,大一下提交转专业申请。(同时也给你一个缓冲的时间,生物到底适不适合你学)


3.如果分数二本及以下

实在是在不太建议你学生物,因为会很累,但是你如果报了就要比别人更加努力,寒暑假应该多去去别的学校实验室学习,给自己铺点路,以后是否继续选择生物的研究生。


ps:为什么想不通要学生物,是数理化不好玩吗。  不是对生物特别感兴趣还是建议别报生物。


四、考浙江工业大学的“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的研究生怎么样呀??

我也是学微生物与生物药学的,感觉这个这个专业还可以.
努力吧,一定能考上.

五、四川大学怎么样 它的前身是什么名字 他的什么专业最好 要多少分才能去 是安徽的考生

我川大大2的,楼上的像你这样复制粘贴回答别人问题有意思么?
川大前身是国立四川大学,
金牌专业:口腔医学,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真不是吹出来的
至于要多少分,我不是安徽的,无法回答你这个问题
作为一名安徽的川大新生,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你,我认为川大是一所挺不错的大学.江岸校区是新生住的,她很美.在这里因为是综合性学校所以机会很多,但是凡事都有她的缺点,所以你别期望她是完美的.它前身有三所学校,是由四川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华西医科大三所大学强强合并而成.它最好的专业应该是华西口腔,安徽应该有630分以上,去年是这样.
希望你努力哈~~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被誉为西部第一学府。是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于1994年4月和2000年9月两次“强强合并”组建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原成都科技大学由1954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建立的成都工学院发展而来,与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为中国科学院直属三所高校;原华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19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四川大学现任校 委书记杨泉明教授,校长谢和平院士。
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市区。学校设望江校区、华西校区和江安校区,占地面积705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08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 、吴玉章曾任校长, 、 、郭沫若、巴金、童第周、周太玄、刘承钊、冯友兰、朱光潜、李劼人、魏时珍、恽代英、王右木、江竹筠、柯召、张铨等,曾在此求学或传道授业。2001年评选的古今110位“四川文化名人”的近代50人中,有29人为川大校友;两院院士中50人为川大校友。

四川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学校设30个学科型学院,建有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学科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等11个门类,有37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共涵盖46个二级学科。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17个,位于全国并列第四位。66个部省级重点学科,27个一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权点,228个博士点,345个硕士点,8个专业学位点,121个本科专业,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课程教学基地(涵盖了中文、历史、哲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众多学科), 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围绕创建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的新奋斗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办学新理念,探索建立了“以院系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管理运行新机制,进一步提出了造就“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新目标,形成了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为重点,其他办学形式为补充”的办学新格局。目前在校本科以上全日制普通学生达5.63万余人,其中硕、博士生18293人,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835人。此外,学校还有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和网络教育学生。
四川大学现有教职工11100余人,其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特聘院士25人,文科杰出教授4人,理科杰出教授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学科评议组成员17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5人和讲座教授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1人,教授(级)1176人,副教授(级)2192人。
四川大学是国家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网上合作中心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5个,“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8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3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7个(数学、生物学、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基础医学等)列全国高校并列第三,国家级临床研究基地4个,医疗技术精湛的附属医院4所。学校在文学、史学、宗教学、数学、化学,材料、能源、化工、轻纺、计算机,生物学、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方面都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006年,全校科研总经费达到7.5亿元,其中理工医科研经费超过7亿元,社科经费4587万元,2007年全校科研经费达到了8.5亿元;学校是全国高校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全国10个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大学之一,学校科技园是国家最早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试点之一。
四川大学图书馆藏书699.75万册,校博物馆是国内高校仅有的综合性博物馆,珍藏文物4万余件。自然博物馆收藏动、植物标本60万余件(份)。建有校史展览馆。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学校建有校园网、分析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档案馆、国家外语考试、出国留学人员培训机构等,并主办了37种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学术刊物,与42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余所著名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目前,四川大学正抓住创新型国家建设、新一轮高等教育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按照“科学发展,重点跨越,造就英才,引领社会”的指导方针,通过实施“科技跨越行动计划”、“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人才强校计划”、“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和“本科教学‘412’质量工程”等,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中国一流的研究型综合大学。
该校在2008年校友会大学排名中位第十名,在伊灵2008排名中排第八名,在武书连大学排名中位第十三名。
望江校区: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邮政编码:610065
成都市九眼桥望江路29号
邮政编码:610064
华西校区: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
邮政编码:610041
江安校区:成都市双流县川大路
邮政编码:610207
编辑本段学科建设概况
四川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拥有27个一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权点,22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4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点,121个本科专业,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等11个门类。拥有37个国家重点学科,14个“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8个“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和3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66个部省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网上合作中心,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4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课程教学基地,3个国家级临床研究基地,学校还是教育部确定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学校组建了30个学科型学院,建有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

在学科建设方面,四川大学实施了“学科跨越发展工程”,充分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老牌学科实施重振雄威的“学科振兴计划”,优势学科实施瞄准世界前沿的“学科攀登计划”,新型交叉学科实施开拓创新的“学科发展计划”,坚持“优化结构、鼓励交叉、促进融合、重点建设、提高水平、形成特色”的建设方针,在巩固已有的37个国家重点学科和66个部省级重点学科的同时,紧紧抓住影响21世纪科技发展趋势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与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和环保技术等,大力发展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建设好“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和促进生物医学——纳米技术——材料科学——信息技术领域,资源——环境——工程领域,数学——物理——信息、数学——经济——管理领域,化学——化工——药学领域等的交叉融合,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尽快在1~2个学科领域实现重点突破,进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加强“985工程”二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鼓励和促进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社会,国际关系——民族学——社会学——区域经济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实现重点跨越,以带动整体发展,同时大力加强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等有条件的社会科学学科快速发展,加快文科整体前进步伐。在理工医科,在加强已有优势学科建设同时,努力提高对一些需求大、基础好的“ 中游学科”的投入支持力度,争取新增一批博、硕士点和专业学位点;通过实施“十五”“211工程”14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切实按照精选建设重点、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创新队伍、构筑学科基地、完善公共平台、造就拔尖人才、争取重大任务、创造标志成果、加强国际合作、提高管理水平等十个方面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发展一批国家急需的、有前景的新兴、边缘和交叉学科,加速建成一批名、特、优学科和学科群,整体实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部分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从而构建起基础学科力量雄厚、应用学科前景广阔、交叉学科活跃强劲、新兴学科不断生长、基础与应用相互促进,文理工医多学科相互支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能够较好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趋势的、充满活力的、充分体现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内涵和特征的学科体系。
附1: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17个)(数量并列全国第四)
数学与应用数学 历史学 生物科学 新闻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汉语言文学 轻化工程 法医学
动画 信息安全 核工程与核技术 临床医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口腔医学 药学
附2:2007年学科实力:
(综合参考教育部学科排名和武书连学科排名,仅列15名以内)
口腔医学:第1名
宗教学:第1名
法医学:第1名
皮革化学与工程:第1名
人力资源管理:第1名
对外汉语:第2名
轻化工程:第2名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2名
光学:第3名
原子与分子物理:第3名
专门史:第3名
博物馆学:第3名
信息资源管理:第3名
生物医学工程:第3名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第3名
高分子材料科学:第3名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第3名
生物工程:第4名
基础医学:第4名
预防医学:第4名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第4名
卫生毒理学:第4名
药剂学:第4名
药物化学:第4名
考古学:第5名
历史地理学:第5名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第5名
历史文献学::第5名
中国古典文献学:第5名
中国语言文学:第5名
应用数学:第5名
核科学与核技术:第5名
材料物理:第5名
材料化学:第5名
化学工程与工艺:第5名
水利水电工程:第5名
编辑出版学:第5名
诉讼法学:第5名
病原生物学:第5名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第6名
基础数学:第6名
运筹学与控制论:第6名
公共事业管理:第6名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第6名
材料学:第6名
有机化学:第6名
化工过程机械:第6名
药学:第6名
妇产科学:第6名
传媒学:第7名
金属材料工程:第7名
广播电视新闻学:第7名
生物科学:第7名
企业管理学:第7名
免疫学:第7名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第7名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第8名
护理学:第8名
麻醉学:第8名
制药工程:第8名
高分子材料工程:第8名
材料物理:第8名
等离子体物理:第8名
临床医学:第8名
文艺学:第9名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第9名
市场营销:第9名
土地资源管理:第9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9名
外科学:第9名
生态学:第10名
微电子学:第10名
光学工程:第10名
电子商务:第10名
图书馆学:第10名
英语语言文学:第10名
给水排水工程:第11名
管理科学:第11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第12名
生物技术: 第12名
医学检验:第12名
化学: 第12名
水生生物学:第12名
生物科学: 第13名
植物学:第13名
广告学:第13名
财务管理:第13名
档案学:第13名
服装设计与工程:第14名
绘画:第14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14名
应用物理学:第14名
工业设计:第14名
纺织工程:第15名
旅游管理:第15名
民商法学:第15名
编辑本段人才培养概况
四川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全面贯彻 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育教学中牢固确立"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岗位"的观念,切实提高质量。大力加强对高等教育规律的探索与实践,确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建立和完善研究型本科教育体系和创新型研究生教育体系,已形成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为重点,其他办学形式为补充"的办学格局。目前,在校本科以上全日制普通学生达5.63万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4万余人(其中2006级10245人),硕、博士生2.1万余人,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侨学生1042人。此外,学校还有成人高等教育学生2万余人,网络教育学生 2万余人。
本科教育方面,四川大学始终坚持和确保本科教育教学的基础和中心地位,按照这一要求,进一步实施和深化学分制改革,推进本科"412"质量工程,从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方式、内容和手段诸方面深入研究探索、改革创新,逐步建立和完善研究型本科教育体系。四川大学确立了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新目标,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推动人才培养,通过学科专业调整、本科专业归并,本科专业结构更趋合理;以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强势带动人才培养,校内主要科研实验室要向本科生开放,大力实施大学生科研项目训练计划,鼓励学生进入教师科研课题进行助研工作;以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开发优秀课件,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推进探究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改革;以提高国际化教育的程度来提升人才培养,鼓励各个学院与国外著名大学建立实质性的合作关系,探索实施与国外著名大学联合培养学生的多种新模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采取一系列特殊举措促进人才培养,通过实行主辅修制、双学位制、转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以及举办创新班深化教学改革;从2001年秋季起,在文理工各学科新生中率先试行了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投入资金9712万元,实施了"523实验室工程"一、二期建设,并将望江、华西校区原有的200多个实验室归并为70个;世行贷款"高等教育发展"项目400万美元用于六大校级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实验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推进了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学校的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学生在全国性的挑战杯、电子设计、数学建模、英语演讲、英语辩论、大学生辩论、文艺表演、高校足球赛等各项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2名教师获国家教学名师称号,9门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17项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奖,其中2005年获11项,其中四川大学独立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
研究生教育方面,四川大学实施了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大改革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制度的力度,鼓励导师和学生跨专业招生和报考,鼓励相关学院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允许高水平科研基地根据需要独立招收研究生;优化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压缩课时数,增加学术讨论和交流活动的时间和学分;加强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要求,严格质量标准,制定并实施研究生参与科研的量化标准、质量要求和激励措施,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学风,确保学校学位授予的质量;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导师的权利和责任,改进导师遴选标准,坚持没有科研项目经费或没有高水平科研产出的教师不能招收研究生的规定;打破资历和职称壁垒,突出研究能力和研究实绩,积极增列在科研教学一线工作的优秀年轻教师上岗招收研究生;这些措施使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学校办学层次提高。截至 2005年底,研究生达到18293人,其中博士生3710人、硕士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14583人,使学校朝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的人才培养层次迅速靠拢。二是研究生生源不断扩大。2005年第一志愿报考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为18366人(录取4564 人,录取比为25%),报考博士生的考生为2089人(录取1037人,录取比为 50%),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规模已进入全国高校第6位,为学校研究生教育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三是研究生培养能力和培养基地条件迅速增强。学校已拥有一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3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国家重点学科15个,博士后流动站21 个,使培养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能力大大增强。四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学校逐步规范并提高了授位要求。近年来,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不仅研究生发表的论文数大幅度增加,而且涌现了一批出类拔萃的青年学子。如口腔医学专业王大章教授指导的杨西川同学、历史学专业罗志田教授指导的杨天宏同学、药学专业王锋鹏教授指导的陈巧鸿同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张兴栋教授指导的冯波同学、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石碧教授指导的廖学品同学、药学专业张志荣教授指导的张彦同学的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魏于全教授培养的2002届的五位博士毕业生均发表了重要论文,一位的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为 8.9的《癌症研究》上,另一位发表在影响因子为6.0的《基因治疗》上;刘应明教授培养的阮勇斌、罗懋康博士,张铭让教授培养的林炜博士等,都做出了十分突出的成绩;2001年,继皮革专业研究生林炜在全国"挑战杯" 赛上摘取一等奖桂冠并创下700万元的转让纪录后,该专业博士生穆畅道同学的"挑战杯"获奖作品又和绵阳银河集团签订了1500万元的技术转让合同。五是研究生培养的支撑条件明显改善。2005年,学校科研总经费已超过7.015亿元,其中理、工、医科研总经费超过6.5亿元,人文社科科研经费达到 5018万元。科研规模和科研经费的迅速增加,为培养高水平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创造了条件。此外,近几年来,学校相继开建或建成了生命科学楼、高材楼、皮革楼、工商楼、口腔科教楼、公卫楼、华西医院外科大楼、基础教学实验大楼、药学楼、口腔教学实践楼、华西医院内科大楼等,特别是具有先进教学设施的 19500平方米的研究生教学楼也相继竣工,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研究生培养的物质条件。
四川大学坚持"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为重点,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为补充"的办学战略,全面更新教育观念、教学制度、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十一五"期间学校将稳定本科办学规模,适度扩大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留学生教育,使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教学成果、精品课程、教学名师、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等有显示度的人才培养指标数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在确保质量前提下,鼓励发展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稳步推进独立学院发展。全日制本科专业总数调控在 130个左右,本科生规模大至稳定在4万人,研究生规模达到2.6万人左右(其中博士生0.8~1.0 万人左右);海外留学生人数达到或接近在校本科生总数的8%;形成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主的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结构,基本建立研究型本科教育体系和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
编辑本段科学研究概况

四川大学是国家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 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网上合作中心1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5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国家级临床研究基地3个,医疗技术精湛的附属医院4所。学校在文学、史学、宗教学、数学、材料、能源、化工、轻纺、生物学、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方面都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四川大学近年来努力构建科研创新体系,科学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科研综合实力大幅度增强。科研总经费实现了跨越式增加,2001年为2.1670亿元,2002年为2.8980亿元,2003年为4.0475亿元,2004年为5.5111亿元,2005年为7.0154亿元,2006年学校科研总经费已达到7.5亿元,其中理、工、医科研总经费超过7亿元,人文社科科研经费达到4587万元。每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百余项,经费从2000年的1528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4369万元,其中2004年和2005年,基金项目数均居全国高校第9 位;2003年、2004年、2005年,谢和平院士、魏于全院士、顾忠伟教授相继成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游志胜教授先后中标两项国防重大项目,杜肯堂教授、李天德教授、隗瀛涛教授(何一民教授)、左卫民教授先后获国家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或委托项目;获准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总数达到30项。
2002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三大奖16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国家发明二等奖3项),其中,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是17年来四川大学首次以第一单位获得的该奖项;获部省级科技成果奖213项,其中2004年获教育部一等奖8项,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并列第一;获部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31项。在医学领域,实现了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和“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等三个“零”的突破。
一般那.....

结语:亲爱的准留学生们,以上便是环俄小编为您整理的《西安生物医药技术学院的学生管理如何?》一文,感谢您的阅读。若您仍然没有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请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顾问获取最专业、最准确的一对一答疑咨询,不仅可以为您节省宝贵的时间,也能有效避免因遗漏信息而与心仪的高校失之交臂,环俄留学祝您留学事宜一切顺利!

联系专业留学顾问,立即获取院校内部非公开资料及留学方案,避免踩雷导致延误留学。


汤歆

环俄留学首席顾问、高级培训讲师、顾问部总监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教育学学士、社会心理学硕士,2011年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优秀毕业生,2017年入围出国留学中介行业领军人物。

免费制定留学方案

今日剩余名额: 2

环俄留学顾问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既可免费获得一次由环俄留学首席顾问1v1制定留学方案的机会。